推动外贸转型
发布时间 : 2018-11-07 22:40
优进优出双把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大进大出”沿海发展战略,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也使中国贴上“世界工厂”的标签。李克强在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使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一位长期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大进大出”战略下,很多企业的贸易方式局限于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再出口销售至国外。这个过程,虽然能从中捞取利润,但实际上这点利润相当微薄,真正的“大头”集中在“进”前的研制成果,以及“出”后的销售环节。也就是说,大部分利润并没有留下。
李克强提出,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近年来,一批依靠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出口与经济效益双增的企业涌现出来,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长期坚持自主研发,不断创建商品和服务品牌,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专家指出,推进外贸转型,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外贸发展促进政策,鼓励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并开展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装备制造水平;同时,应该使财政、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向优势以及重点产业倾斜。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月26日全国外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和效益显著改善,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国际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高。他强调,为推动外贸发展再上新台阶,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并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合作,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促进投资与贸易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