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转型发展攻坚战

河南省转型发展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2018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8-08-10 14:56 来源: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转型发展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河南省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2018年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8月10日


河南省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2018年

工作方案 

新型材料业是省定12个转型攻坚重点产业之一。为推进《河南省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豫政办〔2017〕120号)实施,落实年度重点任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7年全省新型材料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20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利润总额291.7亿元、同比增长24.2%。特别是铝材产量达到1200万吨、同比增长10.4%,首次超过山东居全国第一位;新型耐火材料、超硬材料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经过狠抓转型攻坚,基本摸清家底、营造了氛围,打好了转型升级基础,但也存在生产与应用衔接不畅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产业集中度不高、环保制约加剧等问题。

    2018年我省新型材料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是,以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等为重点,聚焦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着力推进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绿色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扩大高端产品应用,形成转型升级的示范带动效应。

    2018年全省新型材料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铝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

年度目标:退出电解铝产能50万吨,力争铝精深加工达到1200万吨以上。

主要任务:

1.支持明泰铝业车用铝合金板、恒通新材料公司高精幕墙板及汽车水箱、同人铝业航天航空及汽车铝合金板生产线、奋安铝业新型高端铝型材等项目建设,加快铝工业向铝应用的零部件和器件化方向转变,促进高端、终端应用,形成巩义铝工业区域示范,探索资源型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路径。

2.抓好洛阳、巩义铝锭交易市场建设,建设洛阳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完善巩义、洛阳交割仓库,完善新疆铝锭河南加工的模式,做大做强铝精深加工。

3.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探索电解铝企业产能置换新模式,壮大企业实力,推动铝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洛阳、南阳、焦作、巩义市政府。

(二)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年度目标:通过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改造。

主要任务:

1.制定《河南省2018年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方案》。

2.对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摸底评估,提出搬迁改造企业分类清单;对全省以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化工园区)进行摸底调查,明确可以承接迁入企业的产业集聚区(化工园区)及承接产业类型。

3.组织召开以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化工园区)与搬迁企业对接会,推动搬迁企业与产业集聚区(化工园区)主导产业耦合对接,在搬迁过程中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

责任单位: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安全监管局。

(三)推动钢铁行业提质增效。

年度目标:加快钢铁企业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技术改造,推动河南钢铁行业提质增效。

主要任务:

1.引导安钢推进工艺升级、减量提质和转型发展,实施环境提升工程,打造精品钢生产基地。支持济源钢铁烧结机除尘改造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开展济源钢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工作。支持南阳龙成集团高品质钢升级改造、再生结晶器铜板等项目建设,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支持长葛金汇集团完善不锈钢产业链条,研究制定再生不锈钢产品发展规划,做好五大废钢回收基地战略布局。

2.推进钢铁企业烧结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实施技术改造。

3.持续引导安钢、济钢建设钢铁区域加工中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上下游系列对接活动,鼓励重点地市、重点企业开展产销对接,搭建生产应用平台,探索个性化定制方案。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国资委、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四)推动水泥行业绿色发展。

年度目标:推动水泥熟料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企业绿色化改造和联合重组,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主要任务:

1.鼓励在水泥熟料企业试点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对201810月底前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水泥企业,201911日至315日期间,豁免其不再实施错峰生产,但要按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参加污染管控。

2.推广中信重工装备+黄河同力运营模式,支持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示范线。

3.开展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培育创建国家和省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市、县及片区,初步建立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标准、质量、计价体系,基本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技术支撑、政策激励、社会监督、产业联动的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五)打造电子级新材料基地。

年度目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分类施策,建设3—4个区域特色明显的电子级新材料基地。

主要任务:

1.支持洛阳发展电子级硅材料、超薄玻璃基板、靶材、电子级含氟气体等产品,推动爱科麦公司电子功能钨钼新材料及精深加工、凯盛(洛阳)公司超薄信息显示材料深加工、嵩县含氟新材料产业园、黎明化工研究院电子级含氟电子特气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建设洛阳电子材料产业基地。

2.支持焦作发展六氟磷酸锂等电子化学品,推动多氟多动力锂电池高端新型添加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新型电解质等项目建设,建设焦作化工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

3.支持三门峡发展压延铜箔等产品,推动朝晖铜箔公司压延铜箔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三门峡灵宝电子铜箔产业基地。

4.支持许昌发展硅烷气、单晶硅电池片等优势产品,推动平煤隆基公司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等项目建设,打造许昌襄城高纯硅材料产业集群。

责任单位:洛阳、焦作、三门峡、许昌市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

(六)建设平顶山中国尼龙城和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年度目标:统筹推进平顶山尼龙产业上中下游产业协调发展,建设平顶山“中国尼龙城”;加快濮阳新型化工基地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和招商推介,推动绿色化、循环化、基地化发展。

主要任务:

1.中国尼龙城。(1)制定《河南省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推动以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以叶县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两翼的中国尼龙城建设。(2)实施重点项目,推进中国平煤神马集团30万吨己二酸3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二期、尼龙66工业丝、尼龙6民用丝、锦纶印染、工程塑料等重点项目建设,布局推进纺织、高端面料、服装、汽车配件、电子电气接插件、鞋底浆料等深加工产业入驻园区,构建高端尼龙化纤及制品、工程塑料及制品、聚氨酯制品等三大产业链条。(3)完善园区要素条件,推动园区内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

2.濮阳新型化工基地。(1)优化新型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编制专项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实施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建设中原石化100万吨CPP等龙头项目,盛通聚源聚碳酸酯、龙润化工新型高分子材料等关键节点项目,美涂士、展辰新型环保涂料、蔚林创新产业园等终端产品项目,实现新型化工基地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3)跟踪落实豫商大会和海峡两岸大会招商成果,加强与石化联合会、中国涂料协会等战略合作。加强宣传推介、精准对接、专题招商,促进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责任单位:平顶山、濮阳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1. 建设特色有色金属基地。

         年度目标:依托基础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建设鹤壁“中国镁谷”、济源绿色铅锌产业基地和洛阳钨钼钛产业基地。    

         重点任务:

     1.镁。(1)抓好龙头培育。以河南镁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发挥国有资本导向作用,加快万德芙、明镁、江浪等重点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加快镁合金在电子信息、交通等领域应用,促进产业做大做强。(2)促进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金属镁专利导航等平台优势,促进产学研用,支持鹤壁镁交易中心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铅锌。(1)支持以豫光金铅为龙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废铅酸电池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设立标准化回收站点和规范的危险废物—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中心。协助济源争取国家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试点。(2)充分发挥济源白银资源优势和万洋鼎盛珠宝产业园技术、人才、市场优势,支持济源打造“愚公白银小镇”,推动特色主题体验式旅游项目落地实施,成立白银研究所。(3)支持有色金属产业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多渠道降低企业成本,做好企业服务。

    3. 钨钼钛。(1)依托洛钼集团、爱科麦钨钼、四丰电子、中船重工725所、鹏起实业等重点企业,拉长钨钼钛产业链条,发展超宽高纯高密钨钼溅射平面靶材、高性能钨钼及衍生合金材料、高品级海绵钛、航空航天和海洋舰船用钛合金、3D 打印钛合金零部件等深加工产品。(2)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推动钨钼资源向洛钼集团等优势企业集中,建设栾川钨钼新材料专业园区。积极推进“洛阳·中原钛谷”建设,推动钛产业向产品服务高端、产业链紧密协同、产业集聚的方向发展。

    责任单位:鹤壁、济源、洛阳市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科技厅。

    三、重点举措

    (一)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组织有关单位申报新型材料省级创新中心,力争遴选2—3个培育对象。大力推进铝基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功能金刚石材料等省级创新中心建设,创建2个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公司+联盟”、“小核心+大协作”的组织架构。围绕郑州超硬材料、洛阳钛钼金属材料和硅材料等特色产业,加快实施一批创新引领型产业集群专项,力争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

    (二)扩大新材料应用。积极参与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吸收产业链相关单位,推动新材料与终端产品协同联动,解决生产与应用相互脱节问题。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政策,研究制定我省的奖补政策,争取财政支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河南保监局、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三)抓好示范带动。加快铝工业、钢铁、电子级新材料、化工材料、特色有色金属材料等基地建设,形成区域示范带动效应。对30个左右转型升级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服务,支持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在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优势产品,形成企业示范带动效应。省级层面抓好100个左右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对于符合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企业项目给予支持,形成项目示范带动效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四)推动绿色发展。按照《河南省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在化工、有色、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改造,鼓励在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试点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科学实施企业错峰生产,对2018年10月底前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钢铁、水泥、电解铝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在错峰生产期间分行业区别实施豁免政策。总结心连心化肥、豫光金铅“行业标杆”经验和做法,分行业发布能效水效标杆值,对转型升级重点骨干企业,“一企一策”“逐企建档”对标提升,培育一批企业进入能效、水效“领跑者”名单。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机制,建设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园区,对获得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绿色园区的,省财政一次性奖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水利厅、质监局、财政厅)

    四、组织实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重点地市政府,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本规划、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各有关市县要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推进机制,构建省市县协调联动的转型发展格局。(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各有关单位,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二)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产业资金、基金作用,支持新型材料领域项目建设、创新引领、生产应用示范、绿色发展等。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新型材料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新型材料研发和项目建设;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务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

    (三)推进项目建设。发挥项目对新型材料发展的关键作用,省、市、县三级联动,分别抓好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实施一批绿色化、智能化和技术改造项目。抓好项目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机制,切实提高履约率、开工率、投达产率。(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

    (四)扩大开放合作。组织省内外和上下游企业交流对接合作活动,开展材料生产企业与设计、应用单位供需对接,支持生产企业面向应用需求研发新材料,推动下游行业积极使用新材料。承办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第十二届学术会议,策划举办新材料发展院士中原行和专题对接会,以开放带动新型材料补链强链。(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科协、郑州大学,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