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一撇一捺 八字接“米”——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开通运营纪实

时间:2019-12-02 16:33 来源:河南日报

  一个个“笔画”,镌刻着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的前行步伐。

  12月1日,“米”字的左下一“撇”——郑渝高铁郑襄段开通运营;“米”字的右下一“捺”——郑阜高铁开通运营;“米”字的右下一“捺”连接点——京港高铁商合段开通运营。

  三条高铁同时开通运营,在全国高铁通车历史上属首次,标志着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以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完善河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一撇一捺,八字接“米”。这个“米”字正掀起一场经济地理的革命,带来一种时空观念的巨变,成为新型城镇化飞速发展的强大引擎,持续书写着河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传奇。

  ■奋进

  ——从11年前发展路线图出炉到高铁已连接河南16个省辖市,那些跌宕起伏的经历,如今都化为一句话的生动诠释:上下同欲者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迎来了“高铁季”: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相继开通运营,共新增通车里程610公里,约占今年全国高铁新增通车里程的五分之一,河南省高铁总里程达到1728公里,跃居全国前列。

  这三条高铁不仅在前期工作推进、工程建设速度方面都创造了“河南速度”,而且在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含量方面,也创造多项“第一”。比如:郑渝高铁郑襄段上跨京广客运专线万吨T构桥,实现了国内首座万吨级曲线T形高铁桥成功转体施工。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对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有目共睹,高速铁路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更是不可估量。历任河南主政者清醒地认识到,河南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只能增强。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委、单位联合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版)》,到2020年,中国将新建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形成以“四纵四横”高铁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

  发展高铁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审视自身发展优势,在呼啸而至的高铁时代里,经过再三缜密思考,最终提出了建设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的思路,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力推进河南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

  2017年11月22日凌晨,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郑渝高铁郑襄段上跨京广客运专线万吨T构桥,实现了国内首座万吨级曲线T形高铁桥成功转体施工。

  短短11年间,河南高铁从无到有,由“十”到“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节点的突破:

  2012年12月26日,“纵”连南北的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横”贯东西的郑徐高铁开工建设;

  2015年6月26日,“点”通西北,作为未来郑太高铁一部分的郑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2015年10月31日,“下撇”落地,旨在打通西南通道的郑渝高铁郑襄段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4日,“捺”指东南的郑阜高铁开工建设;

  2016年10月21日,在郑焦城际铁路的基础上,郑太高铁全线开工建设;

  2016年10月29日,“上撇”连接东北的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开工建设;

  2019年12月1日,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开通运营,高铁已经连接河南16个省辖市。

  2018年6月19日,郑州经开区郑渝高铁郑襄段经开2号特大桥正在进行架梁施工。聂冬晗 摄

  时间如一把标尺,刻录着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国家部委就战略合作、项目出资、线路走向等重大问题进行汇报争取,多次深入工程建设一线调研指导,推动相关高铁项目纳入规划、早日开工、加快建设、如期建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铁路集团等部委、单位,大力支持郑渝、郑阜等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以最短时间帮助完成了项目可研批复等前期手续办理。例如,郑渝高铁可研报告批复后,10天内国家铁路集团就完成了先期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批,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5个司局、10多个处室会签文件只用了1天时间。郑阜铁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可研报告后,1天内国家铁路集团就完成了先期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批复。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常驻北京,探索形成了“打破常规、交叉作业、抢先一步”的铁路项目申报流程,顺利推动郑阜等铁路获得同意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加快完成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

  省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地震、电力、文物、河务、通信、南水北调办等单位各负其责,积极办理有关要件,解决有关问题,都为铁路项目建设实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郑万客专公司、郑州局集团公司等建设单位以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坚持节假日连续施工,努力抢抓项目建设工期,确保了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如期通车;

  沿线郑州、许昌、平顶山、南阳、周口、开封等市强化组织保障,领导同志吃住一线、驻场工作,全力协调处置问题,依法维护群众利益,积极保障建设环境,为铁路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弹指一挥间,那些跌宕起伏的经历,紧张与焦虑、兴奋与激昂、风尘仆仆与彻夜难眠……如今都化为一句话的生动诠释:上下同欲者胜。

  “崇高的敬意,衷心的感谢。”11月29日,由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代表省委省政府诚挚地向各方面有关人士表达谢意。

  2018年6月19日,郑州经开区郑渝高铁郑襄段经开2号特大桥正在进行架梁施工。聂冬晗 摄

  ■重塑

  ——高铁不是一列普通的列车,它是一条线,亦是一张网,具有串珠成链的能力,让中小城镇与大城市拥有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交通运输是影响城市化格局变迁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原城市群聚合之前,从外界看,中部大省河南位于中国的心脏位置,但城镇规模结构整体不优;中小城市相对比较发达,但中心城市首位度低,没有形成有机结合的城市整体——她们宛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分散在古老而辽阔的中原大地上,个体璀璨夺目,但没有交相辉映。

  此时的郑州,虽然拥有普通、高铁的“双十字”优势,但省会与省内不少城市并没有铁路直通,资源无法共享,成为河南发展的极大制约。例如,河南西南部的南阳有1000多万人口,却仅有一列直达郑州的火车;东南部的周口也只有一段从漯河至周口的地方铁路;东北部的濮阳、西北部的焦作,以前都没有直通郑州的铁路线。

  要“四通”更要“八达”,河南主政者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现状与未来,生出强烈的使命感,一定要“串珠成链”,把河南各主要城市用铁路连接起来。

  一如“火车拉出来的城市”兴盛了郑州,“高铁跑出来的城市”繁荣了郑州,如今随着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开通运营,一批中小城镇的面貌同样在改变。

  南阳人对高铁时代的到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说起高铁,南阳人就有聊不完的话题,相当于打开了我们的‘话匣子’。”南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乔长恩说。

  如今,在南阳市内,方城站、南阳东站、邓州东站3个沿线设置的高铁车站,已然成为最新的“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大量群众前往参观和拍照,甚至有不少人还抢购了郑渝高铁首发当日的车票,直接截图到朋友圈里“晒幸福”,直呼要体验南阳与郑州的距离从“5个多小时”压缩至“1个多小时”。

  相比南阳靠近京广、陇海铁路干线,平顶山人直呼“两不靠”,群众出行只能依靠孟平复线铁路。“如果想跑得快一点,就要自行驾车70公里到许昌东站坐高铁。”郑渝高铁(宝丰)商务区管委会主任付建兵说,每逢送闺女去武汉读书的时候,常常我还没有开车下高速,她就打电话说已经到站了。“上周我打电话跟闺女说,以后家门口也通上高铁了,咱再也不用开车跑远儿坐高铁。”

  新官上任的付建兵,有着更加重要的任务。借助郑渝高铁郑襄段的开通,规划建设好高铁商务区,把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汝官窑、宝丰美酒推介出去,并跟毗邻的鲁山县尧山合作,打造周末两日休闲游。

  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素有“小武汉”之称的周口有着更为深远的梦想:通江达海。

  从“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的转型中,周口依托米字形高铁、周口港、公路港和正在申建的周口民航机场,打造集“海铁陆空”多式联运体系,加速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梯次演进。此次在周口市沿线设置了扶沟南站、西华站、周口东站、淮阳南站、沈丘北站5个高铁站,场站建设工程量是沿线时间最紧、任务最重、强度最大,足见周口市抢抓高铁时代机遇大建设大开放的决心。“周字在小纂里的写法就是‘上下开口’,连天接地。”周口市副市长胡军说。

  瞄准周口的农产品优势和多式联运优势,北京新发地抛来“橄榄枝”,建设面向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农产品分拨中心。“周口北上到北京,南下到上海,都是4个小时高铁车程。”该项目负责人说。

  京港高速铁路取道河南,衍生出京港高铁商合段,“豫东门户”商丘抢抓时机、主动作为,争取设置了商丘东站。

  放眼河南,除了省会郑州,商丘是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两个高铁站的城市,更加夯实了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的普铁高铁在此交会的“十字路口”优势。“郑州是‘千年商都’,商丘是‘华商之源’,我们对标郑州,正在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商丘市铁路办副主任张志军说。

  没有高铁,城镇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带动了一出‘十八城记’的上演。”有人评价说,河南的18个省辖市几乎都搭上了“高铁经济”这趟列车。更重要的是,沿线的中小城镇也跻身成为高铁新贵。

  建设郑阜高铁的建筑工人。

  ■抱团

  ——高铁使城镇边界被打破,让河南变“小”,让人们的社交圈变“大”,脱贫致富、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都成为可能。

  高铁紧密连接城镇,以超过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载运沿线乘客,充分释放了运力,极大增强了区域的通达性。

  居住在新乡、工作在郑州,几乎每隔一两天,李志彦都会在下班后从郑州东站乘坐G242次列车到新乡东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他眼中就是20分钟的车程。“自从有了高铁,我可以在家与单位之间自由切换!”

  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带来的全新速度,让原本并不遥远的两座城市变成了一个“社区”,越来越多的郑州人在新乡居住。这种“两城一家亲”的跨区域“同城生活”,不只发生在郑新之间。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开通运营后,南阳人、平顶山人、周口人东西“握手”、南北“串门”,说走就走的梦想照进现实。

  “高铁让河南变‘小’了”。南阳市航空铁路办主任陈建敏说,过去到郑州办事,需要提前1天住在郑州,今后早上坐高铁出发,不耽误上午办事。与之相呼应的是,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调研员朱伟说,“高铁让河南人的社交圈变‘大’了。”他举例说,“今后周口人想去郑州喝方中山胡辣汤,郑州人想来周口喝逍遥镇胡辣汤,1个小时就到了。”

  高铁就像魔术师一样,悄然改变了河南人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不仅大大缩短了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也使旅游业、物流业直接受益,特色农业、制造业也因高铁沿线城市人员的频繁往来和信息流通的便捷化而获得更多红利。当然,最大的潜力莫过于扩内需、促消费。

  周口东站中厅吊顶设计的流水画,意喻该市是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之地。

  高铁助力了脱贫攻坚——

  “今儿人真多,生意都快忙不过来了。”淮阳县城关镇东关村村民史树民乐呵呵地说。高铁通了以后,他的生意突然红火起来。在淮阳县,不少“渔家乐”饭店内顾客比平时翻了一番,这也让农户们琢磨着怎样靠吃“高铁旅游饭”增收致富。“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开通运营后,不仅改善沿线平顶山、南阳等豫西南地区2000多万名群众的出行条件,更促进周口等豫东南地区传统农区的开放发展。

  高铁改变了营商环境——

  世界手工真丝地毯的90%出自南阳,敦煌网专门在南阳建立了分拨中心。高铁贯通后,南阳市招商局招商科科长景涛招商引资的路途显得轻松了许多。“高铁从北京到南阳只需要5个小时,和京东等跨境电商谈起南阳来也不会显得离北京很远,所以邀请他们来考察也容易多了,考察后的合作意向也比以前强烈。”景涛说。

  高铁催生了区域合作——

  在中国尼龙城上升为省级战略的前提下,围绕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许昌首山焦化有限公司,平顶山与许昌两地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合作日益广泛。“一股氢气,穿越两地,连接起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首山焦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德彧说,我们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逐渐形成焦煤—煤气—氢气—硅烷—光伏等三个跨行业产业链条。

  高铁刺激了内需消费——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刚刚通车的3条高铁线带来络绎不绝的客流,丹尼斯大卫城、正弘城、熙地港等大型购物中心里人头攒动,品尝美食、看个电影、买件衣服……助推周末的消费市场再创历史新高。“多了许多豫西、豫东口音的顾客,一看就是坐高铁来郑州玩的。”喜茶店的店员小赵说。

  “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有效推动相邻城市的‘同城化’,加速沿线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柏说。

  当下的河南,城镇化率刚刚突破50%,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每年有超过15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不断延伸的高铁,带来奔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成为一种有效的财富赋能工具,让农民从事商贸流通服务业,完成了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同许多农村00后一样,内乡县的刘欣欣从上学起就一直在外,用她的话说:“早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和节奏。”渴望定居城市,成为在郑务工父母口中的“城市人”,是她的梦想。

  “当中原大地被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连起来时,河南人在经济和社会,乃至私人活动的空间、时间等基本概念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原来由于距离远而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由于高铁成为可能,这将极大刺激河南人的想象力。假以时日,这种想象力会转变成伟大的创造力。”河南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长星说。

  平顶山西站以“应国古都、千年鹰城”为主体,站房造型如同展翅腾飞的雄鹰。

  ■纵横

  ——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全面建成后,将有效形成辐射河南省辖市的1小时经济圈、直达中部地区的3小时经济圈、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时经济圈,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胡焕庸线”是中国经济地理领域最为人所知的分析框架,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的布局,也和这条线有着某种契合。

  河南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先后经历了中国高铁规划两个版本的变迁,一个是“四纵四横”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版)》,另一个是“八纵八横”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前者是中国高铁的主框架,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新增了线路或者对原有线路进行了延伸。

  在这两个版本的高速铁路规划图中,如果画出“胡焕庸线”,会发现同一个特点,即线左侧的高铁线路是线状的,主要是东西联通,而右侧则是网状的,东西南北,四通八达。而居于右侧的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时至今日挥斥方遒劲落下的几笔浓墨,如有透背伟力篆刻大地,临摹“中原”之纵横风骨。

  这个“米”字,联动“1小时河南”。

  “郑中心”是“米”字的“正中心”。郑州切实肩负起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用“四通八达”的快速铁路带动区域发展“水涨船高”。今年年初,郑州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三大突破”为标志,凭借自身较高的首位度和经济发展领导力,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也锻造成了引领带动河南大发展的“硬核”。

  这个“米”字,辐射“3小时中部”。

  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首位,做好“三农”工作夯实崛起的根基,发展先进制造业挺起崛起的脊梁,扩大开放寻找崛起的新空间,绿色发展擦亮崛起的鲜亮底色,而新型城镇化是打造崛起的动力源,也是一个综合载体。中原城市群依托快速铁路,构建起高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直达中部地区的3小时经济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光芒交相辉映。

  这个“米”字,纵横“8小时中国”。

  这是一个区域和城市群蜂起争雄的新时代。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所有区域全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区域经济竞争如同大浪淘沙,惊涛拍岸。

  高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线城市进入8小时经济圈。

  而眼光放远些,再远些……

  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居中国家“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形成连接京津冀地区经郑州至港澳,长三角地区经郑州至西北边界口岸,环渤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南地区乃至孟加拉湾、东南亚各国,东南沿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北内陆地区的快速运输通道,以郑州为中心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四面八方”轴带发展格局,并无缝衔接“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直至成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

  据了解,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开通后,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仅剩两条高铁有待开通。东南方向,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正在加快建设,计划2021年建成投用,濮阳至济南段计划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2023年建成投用。西北方向,郑焦城际铁路已建成投用,焦作至太原铁路正在积极推进,计划2020年建成投用。翘首可期,一个用铁轨画成的“米”字,将浮现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

  飞驰着的高铁促进了区域合作,开启了新的时空,也在书写新的历史。

  丨相关链接

  郑渝高铁郑襄段,是米字形中的“撇”,是中原通向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全长350.8公里,总投资443.7亿元,线路自郑州东站引出,在我省途经郑州、许昌、平顶山、南阳4市,共新建郑州南、长葛北、禹州、郏县、平顶山西、方城、南阳东、邓州东等8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工程于2016年4月全线开工建设。

  郑阜高铁,是米字形中的“捺”,是中原通达东南地区的重要线路,在我省途经郑州、开封、许昌、周口4市,全长210.9公里,总投资338.1亿元,线路自郑州南站引出,共新建许昌北、鄢陵、扶沟南、西华、周口东、淮阳南、沈丘北等7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工程于2016年7月全线开工建设。

  京港高铁商合段,将连接拟建的雄商铁路,全长47.8公里,总投资94.5亿元,线路自商丘站引出,新建商丘东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工程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