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莅濮调研工作要求,危中寻机,靶向施策,有力有序推动重点项目开工复工,持续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一季度全市2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1.6%,其中3月份完成投资134.4亿元,占一季度完成投资的65.9%。4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4.8%,已基本达到计划进度安排。
一、精准施策加快恢复生产建设秩序。调整策略精准管控。濮阳市以县(区)为单元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管控,印发《关于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通知》,优先支持无疫情的濮阳县、范县等5个县(区)项目复工开工;对涉及疫情防控等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的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优先复工开工;对员工构成复杂、与重点疫区人员来往密切的重大项目郑濮济高速铁路等,分期分批、稳妥推进复工开工。2月24日,举行了全市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集中开工重大项目76个,总投资312.7亿元,掀起了全市项目开工复工高潮。制定政策提振信心。出台《濮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0条政策措施》,在税收减免、项目融资、援企稳岗、稳定用工等方面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企业项目复工开工,全力解决务工人员返岗难、交通不畅通、产业链不配套、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帮助项目业主纾困解忧、渡过难关。畅通链条协同复工。全面梳理项目建设推进链条“,落实链长制”,优先支持钢筋、混凝土、砂石料场复工复产,打通供应链,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二、坚定不移强化机制保障。实行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先后安排538名企业首席服务员到全市“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重点建设项目报到,采取“一人一企”驻点帮扶,打通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推行项目复工开工问题包办制和清单办理制,实行市县(区)领导分包制度。全面实行十大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工作专班和66个省市重点项目市级领导牵头推进制度,成立工作专班,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牵头,相关常委、副市长参加,一个责任单位分包、一名县级干部为联络员、一名企业首席服务员进驻,制定时间表和行军图,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落实重点项目调度会议和工作专班汇报会议制度。疫情发生后,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确保一般问题不过夜、复杂问题限时办,累计研究项目38个,研究协调项目建设存在问题89个,帮办各类事项500余项,一季度实际新开工项目86个,其中15个计划二季度开工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开展产业集聚区暨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四大班子领导利用2天时间,举行了第一季度产业集聚区暨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对9个县区、10个产业集聚区(示范区)的49个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观摩,并召开点评会议,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蓬勃热潮。
三、多措并举畅通“堵点”“痛点”。按下政务“快捷键”。制定优化营商环境60条,梳理编发支持复工复产办税指引及优惠政策汇编“一手册”,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搭建服务企业线上平台,对于商事登记、工程建设手续、不动产登记等与复工开工紧密相关的需现场办理事项,实行线上预约、线下办件,大力推广“多评合一”“容缺审批”等,为76个新开工项目办结审批手续564项。打通交通“肠梗阻”。交通卡口全面取消前,建立区域协作机制,与聊城、菏泽、安阳、鹤壁等周边地市实行通行证互信互认;取消卡口后,依法治理各种阻断交通行为,加强运力调配,确保了项目建设物料和设备“进得来”。洒下金融“及时雨”。出台金融机构精准服务企业(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实施意见,将全市1092家中小微企业纳入企业名录库,同时配备金融服务专员996名,协调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通返岗“直通车”。加强与项目单位联系,建立重点项目用工全天候保障服务平台,开发线上实时招聘系统,发布岗位信息20余万条次,为563家企业和重点项目解决用工3.6万人。实施“点对点”集中运输,组织专车767车次、集中运送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