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镇:易地搬迁奏出幸福生活新乐章

时间:2020-07-03 17:52 来源:中国发展网

  编者按: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发挥牵头作用,与搬迁任务市县和省直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聚焦25.97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主动纳入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产业发展中统筹推动落实,提前建设完成858个集中安置点、7.5万套安置住房,25万搬迁群众已实现脱贫。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省份。

  为充分展现我省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讲好我省易地扶贫搬迁故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现推出“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


  “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之二

  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镇:易地搬迁奏出幸福生活新乐章

  中国发展网讯 “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6月20日下午,在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镇白河社区搬迁点,白银沟村搬迁户马合喜家里准时唱起了小曲,小小的客厅里有人弹琴、有人拉二胡、有人敲梆子,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今年63岁的马合喜,是一名退伍老兵,因患有心脏病不能过度劳动,妻子患高血压也无劳动能力,因病致贫,老两口的医药费用使一家人日子过的捉襟见肘。2016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政策的扶持下,他不仅从山沟沟里搬入了社区新家,还利用到户增收资金发展起山羊养殖,现在一共养了30多只,每年靠卖羊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马全喜的儿子退伍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也找到了工作。

  日子过得好了,马全喜就琢磨着捡起自己拉二胡的手艺,每周组织小戏班唱一唱。“以前吃饭都是问题,哪有心情坐下来拉二胡,现在党的扶贫政策好,让我们这些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过上了新生活,闲来无事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乐呵乐呵,人过得有精气神儿,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嘛”马合喜开心地说。

  马合喜一家的幸福生活只是乔端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白河社区搬迁群众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白河社区安置点共搬入了358户1320人,涉及了全镇18个村。在搬迁点,乔端镇党委政府按照“五有五新”的标准,建设扶贫就业车间、幼儿园、社区服务房、文化活动室、文娱广场、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为了让群众“稳得住”,乔端镇党委政府从各个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教育上,在安置点已经建成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可安置幼儿240名,小学生600名。这不但疏散了街区学校大班问题,而且解决了移民搬迁群众子女入学问题,改善了教学环境,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医疗卫生上,集中安置点距乔端镇卫生院不足2公里,社区也新建了一处卫生室,配备了医务人员,可实现搬迁户就近就医;日常生活上,社区为358户搬迁户每户预留了半分菜园地,实现贫困户吃菜自给自足,有效减少搬迁户生活成本;文体服务上,社区新建了休闲广场、文化中心,安装篮球架、跑步机等健身器材,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文体活动室,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安居之后,就要考虑乐业的问题,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为了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心气高起来、精神旺起来,乔端镇党委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群众有产业发展,有工作去做。一方面,发展光伏扶贫,采取贫困户家庭光伏电站和集中安置点实施光伏村级小电站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搬迁点选址建设村级光伏小电站,对易地搬迁对象进行全覆盖。另一方面,结合本镇特色,以香菇种植为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建设扶贫车间和产业基地,并与电商扶贫相结合,实现了生产经营、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系列化、产业化生产链。

  全域党建引领,成立乔端镇易地搬迁联合党支部,建设了党群服务厅,汇聚社区、机关干部、镇直单位、两新组织的力量,为群众服务,整合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社区的卫生保洁、矛盾调解、社会治安、生产生活井然有序,为搬迁点群众高质量脱贫保驾护航。

  “搬迁只是手段,奔小康才是目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做到安置与安心同在,绝对不能一搬了之,骑上马,咱们还要送一程,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搬迁后续工作,增强搬迁群众的幸福感,真真正正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乔端镇党委书记余春来说。(崔光全、周坤、吴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