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易地扶贫搬迁出彩中原 > 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
河南息县:易地扶贫谱新篇 干部群众乐开颜
编者按: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发挥牵头作用,与搬迁任务市县和省直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聚焦25.97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主动纳入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产业发展中统筹推动落实,提前建设完成858个集中安置点、7.5万套安置住房,25万搬迁群众已实现脱贫。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省份。
为充分展现我省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讲好我省易地扶贫搬迁故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现推出“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
“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之六
——河南息县:易地扶贫谱新篇 干部群众乐开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潘中超、记者范纪安报道 十三五期间,近千万困难群众离开了“穷乡僻壤”住进了政府提供的搬迁房,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近日,记者到河南省南部大别山的几个易地扶贫搬迁点进行了深入采访,从一张张笑脸上看到了搬迁群众的幸福与喜悦,从“一个也不能落下”“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故事中感知到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举正有社会主义中国完成。
潘中超拍摄 工作中的息县发改委赵壁同志
地处河南省南部的息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共计4076户8938人,分布在2016、2017和2018三个年度实施,建设安置房总面积22.3万平方米。
三年来,息县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搬迁是手段,脱贫为目的”的思想,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县委书记金平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冒雨走遍全县所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对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千叮万嘱,县长袁钢亲自担任易地扶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拿出“绣花”精神,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易地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搬迁群众话恩情——感党念党一辈子
走进息县谯楼办事处徐庄社区安置点,便会被江南滨水宜居的建筑风格所吸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它的核心设计理念。扶贫车间、公立小学、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场所,都在安置点周边700米范围内。
来到易地搬迁安置户翟耀兵门前,映入眼帘的是正值盛开的月季花,五颜六色迎风飞舞,地面一尘不染、物品摆放有序。
“以前我家的过道、厨房还是土坯房,一到雨天就往下掉土块,主房虽是砖瓦房,但因为地基下沉,墙壁、屋顶有很多裂缝,住在里面每天都担惊受怕的。现在好了,要不是政策好,做梦也想不到我们家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啊,我们心里要感谢党一辈子的”!
当问起现在生活的怎么样时,翟耀兵和妻子谢梅都洋溢着满脸的喜悦,一个劲儿地感谢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
2015年,翟耀兵重病在身,生活不能自理,家中还有老母亲和正在上学的女儿,全家只能靠谢梅一人支撑。
2017年12月,搬迁入住新房后,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和有扶贫人员的关心帮助下,翟耀兵身体也逐渐好转起来,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妻子谢梅在附近500米的产业扶贫基地务工,每月最低能拿到1500元,由于是半日制的工作,她还兼职社区公益性岗位,每月基本工资355元。女儿去年6月考入新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暑假里在也做起了兼职补贴家用,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好转起来。
其实,全县像翟耀兵一家通过搬迁实现稳定就业、稳定脱贫的还有太多,三年来,全县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特色种植、公益岗位、转移就业和政策兜底等方式,持续推动后续帮扶中国,目前4076户搬迁对象已脱贫3989户,脱贫率达98%。
社区管理添温情——有“主人翁”的感觉
“这个牌上有领导的电话,我们每家每户都贴的也有修理水电的电话”,张陶乡安置点的搬迁对象张荣进一边说一边指,亲自带着记者来家中查看。他口中的“牌”是宣传标识牌,为全面加强安置点管理与服务工作,去年10月,息县搬迁办统一制作宣传标识牌352块,对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和联系方式公开公示,安装在每个安置点和分散安置户家中最显眼的地方。
目前,该县规模以上安置点均全部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搬迁群众信息上墙,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上墙,管理服务人员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并借助公益岗位推动安置点综合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有序开展,随时随地解决搬迁群众实际困难和诉求。
“有了社区服务中心和管理员,我们平日里很多琐碎事情联系方便多了,可给大家省去不少烦心事”,项店镇育和苑安置点的搬迁群众高兴地说道。
最受搬迁群众欢迎的是夏庄镇安置点建立的爱心超市,20平米的小超市货物种类已有40余类,基本能满足搬迁群众日常生活。该安置点以奖励积分换取日常用品等形式鼓励搬迁户参与社区管理,群众打扫卫生、邻里互助、处理纠纷……都能赚取积分,不但充分调动搬迁户自我管理积极性,也增强了搬迁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搬迁群众同治能力。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安置点的搬迁群众主动都参与轮流值班,定期统一购买商品,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在他们看来,安置点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每个搬迁对象都是这里的主人。
搬迁干部吐真情——只要群众过上好生活一切都值!
说到息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是息县发改委主任科员、县搬迁办常务副主任赵璧同志。这位搬迁工作战线上的“老革命”,早在2000年时就参与过全县的沿淮移民迁建工作,群众基础扎实,工作经验丰富。
赵璧是息县易地扶贫搬迁名副其实的“操盘手”,从2016年开始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至今已有五个年头。讲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他就和记者有说不完的话。谈到每个乡镇的易地搬迁基本情况,全县每个个安置点的户数人数、地理位置,可谓是如数家珍;谈到五年来发生在搬迁工作一线的发生的故事,他能连说几个通宵达旦。因为他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投入了太多太多……
2017年5月他父亲去世,仅仅请了一天假的赵璧,在办完后事第二天便回到了工作岗位。从前期的搬迁对象精准识别、政策宣讲,到安置点的选址、勘测、图纸设计,再到后期的招投标、施工建设、搬迁入住、拆旧复垦,加上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专业的他亲自干,不专业的他学着干,他是全县唯一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程序全过程的人。加班、熬夜,对于年近60岁的他却已成了常态,眼睛里也时常布满血丝。2018年9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他因劳累过度住进了医院,不到三天时间,医生劝他多休息一段时间,可他坚持要回去。最近他仍在带病坚持工作。
“赵主任需要做手术,领导劝他休假,可他说住院就要一个月时间,现在是全县易地搬迁评估的关键时期,很多事需要他亲自做,说什么要等到评估结束后再去”,息县搬迁办文秘组的徐婷婷告诉记者。
在办公室里,他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不是乡镇咨询政策,就是上级领导交办任务,他操劳着群众的后续帮扶、稳定就业、安置房不动产证登记办理等一系列工作。
“五年了,辛苦有过,埋怨有过,甚至后悔也有过,但看到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一户户群众搬迁新房,一步步迈进小康道路,一切都释然了,听到搬迁群众的称赞和认可,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值!”他说着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