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录取啦!河南177名易地扶贫搬迁学子圆梦大学

时间:2020-09-11 13:59 来源:地区振兴处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等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让易地扶贫搬迁学子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学梦变成现实。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河南全省有177名易地扶贫搬迁学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省属以上重点大学83人,其中,985、211等重点院校录取19人,主要包括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大、东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农大、西北农林、郑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大等。如信阳平桥区有户搬迁户,哥妹两个均为孤儿,哥哥独力支撑全家,全力支持妹妹杨静上学,今年如愿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近年来,河南省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搬迁安置和后续扶持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三个改善,推动搬迁群众享受到多重政策红利,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

  一是改善住房条件,夯实脱贫基础。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迁出地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欠缺的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等“三山” 地区,就地就近无法让农户脱贫。为了让搬迁群众“下山上楼”,河南省以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期望作为奋斗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四靠”原则实行集中安置,充分发挥城镇、产业园区的人口聚集和产业带动作用,方便群众就近就业、享受现有公共服务,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质变。到2018年底累计建设完成858个集中安置点、7.5万套安置房,彻底改善搬迁群众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升搬迁安置质量和脱贫成效。贫困搬迁群众彻底告别了山高路远、靠天谋生的日子,换了一方水土富了一方人,从此消除了“后顾之忧”,寒门学子不再因贫失学。

  二是改善公共配套,增强发展后劲。河南省按照“保障基本、缺啥补啥”的要求,从群众搬迁后就医就学、文化娱乐等民生问题入手,积极推动各地在规模以上安置点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安置点的通水通电、广播电视信号、通信均实现全覆盖,搬迁群众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全面改善提升;配套建设幼儿园133个、学校220所,超过2.3万小学生、1.6万中学生因此受益,搬迁群众与其他人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和服务,贫困学子有了更多机会、更好条件能通过搬迁改变命运,实现出彩人生。

  三是改善精神面貌,强化内生动力。坚持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五个1”专项行动,通过实施光伏电站项目、特色产业项目、扶贫车间、就业帮扶、资产收益等,实现了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后续扶持的全覆盖,增强他们自身的发展和脱贫致富能力,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后续发展问题。为确保搬迁户子女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以深入推进美好生活“5个新”专项活动(饮水思源感恩“新时代”、高高兴兴住进“新房子”、提振精神展现“新气象”、稳定脱贫实现“新作为”、齐心协力营建“新家园”)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吸收新理念,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阻断代际贫困。强化社区帮扶,让“楼长”“网格员”“志愿者”进入搬迁家庭、社区讲堂,随时掌握学生需求及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我省将对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的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要求,顺应工作阶段特点,将后续扶持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统筹推进,聚焦群众关切抓好后续扶持,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