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十四五”看开局】件件民生实事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时间:2022-01-17 15:34 来源:本网原创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南在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民生实事、能耗“双控”、能源保供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扎实成效,为2022年河南实施“十大战略”起好了步、开好了头。这一年,省发展改革委都做了哪些工作,值此2022年河南省“两会”召开之际,特推出系列报道——“十四五”看开局。

  全省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有哪些?2021年河南发展改革委又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群众之所“急愁难盼”?一起来看看吧!

  就业

  稳量提质强技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复杂形势,河南着力解决就业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省发改委将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下限,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就业良性互动。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动开展全省市级调查失业率调查统计工作,推动各地政府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优先位置,预计202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达120万人。

  推动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纵深化。河南21个国家返乡入乡创业试点县(市)圆满完成国家返乡创业试点任务,培育形成汝州机绣、平舆防水等返乡创业品牌,试点典型经验先后在全国推广。截止目前,各试点累计吸引返乡创业63.52万人,创办市场主体47.49万个,带动就业263.45万人。

  新建南乐县、扶沟县、邓州市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全省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不断完善,全面助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降费

  教育、公证服务等应降尽降

  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过高等问题,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工作方案》,统筹制定全省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并组织实施,较之前降费30%以上,推动校外培训收费水平明显降低。

  8月和12月,河南先后两次降低疾控机构核酸检测收费标准,单项收费降幅最高达到50%,切实减轻了群众检测负担。

  开展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回头看”专项行动,巩固前期降价和治理工作成果,加强中秋、国庆期间景区价格管理。

  完善公证服务价格管理机制,对涉及民生项目进行重点降价,部分项目降价幅度超过50%。

  住房

  老旧小区改造超额完成

  以排水设施、燃气管网提升等为重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全省完成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065个、惠及居民71.53万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3.05%。

  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2.35万套、基本建成20.84万套,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23.5%和151.78%。

  教育

  实现新突破、新成效

  “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新突破。郑州大学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

  产教融合取得新成效。郑州市、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城一企”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企业。累计入库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33家。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的意见》,纳入年度民生实事的7000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任务超额完成。

  预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到92.0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

  医疗卫生

  中医药传承、区域医疗中心进展加速

  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大幅提升,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应接尽接。3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有序实施。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心血管、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分别被国家授牌(筹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达到5个,占全国1/5。

  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发展。推动出台《河南省实施〈中医药法〉办法》。

  文化体育

  取得快速发展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黄河国家博物馆等开工建设,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展示中心等即将建成开放。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大会成功举办。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全面实施。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主体基本完工,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

  体育方面,印发《河南省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14名河南选手参加东京奥运会,斩获2金1银,打破1项世界纪录和1项奥运会纪录,创1项世界最好成绩。

  养老育幼

  加快建设服务设施

  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年新建1000个社区(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推动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全国试点城市建设。

  印发《关于印发河南省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活动方案的通知》,开展省“规范托育服务中原行”活动。目前,全省共有从事托育服务机构2576家,托位数11.9万个。

  兜底保障

  全面提高救助标准

  适度扩大救助保障范围,全省城乡低保标准由月人均570元、355元提高到590元、377元。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退役军人权益保障、优抚褒扬加快完善。残疾人设备保障体系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