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持续,如何帮助企业纾困?5位专家多维度支招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影响的持续化和外贸形势的复杂化,对企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特别中小微企业影响更甚。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帮助受影响的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部分行业和地区复工复产有序进行。
5月初,郑州疫情防控升级,助企纾困迫在眉睫。5月10日,河南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纾困?记者采访5位专家,聆听他们对助企纾困政策的建议。
当下,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国内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河南、江苏等地也出台助企纾困政策。
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纾困?助企纾困政策有哪些注意事项?资本市场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占仓:政府要继续主动协调银企关系,帮助制造业渡过难关
河南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占仓表示,过去几年,疫情对旅游酒店业、制造业以及临街门店的影响尤其巨大。
“由于疫情反复折腾,这些沿街实体店最大的困难,除了疫情管控时无法营业之外,还有他们的房租、资金占用和货物积压等问题。”张占仓说,在这些影响因素里,房租无疑是最沉重的压力之一。
张占仓认为,虽然近期政府也出台了国资对商铺房租减免的政策,但对租用企业或个人房屋的实体门店来说,房租如何减免,怎样帮助纾困,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因此,张占仓建议,面对当前的特殊情况,政府能否出台文件,包括和房东协调等内容,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如果让沿街门店垮掉,对商户不是好事,对房东同样不是好事。所以大家友好协商,能不能把房租适当减免一些,对沿街门店类企业来说,是帮助其渡过难关比较现实的方法。
除了沿街门店之外,过去三年的疫情,对旅游酒店行业造成的冲击,也很巨大。
“旅游酒店产业在正常年份,都是很火爆的行业,但因为疫情,过去两年多,旅游和酒店业都遭受非常严重的冲击,甚至经常无法开门营业。这些企业,一旦遭受停业,待疫情过后想迅速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对这类企业的扶持,政府应该为他们划定一定时间的休眠期,在休眠期内,银行贷款、债务等问题,都先暂缓,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渡过当前的难关。”张占仓表示。
关于制造业,在张占仓看来,疫情对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影响尤其需要引起各方重视。
张占仓认为,尽管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帮扶政策,但在落实环节,还需要政府多出面协调,与银行分门别类地去和企业对接,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银行系统要充分利用金融产品弹性较大的特点,适当为制造类企业让步,共同渡过难关。
宋向清: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切实纾困中小微企业
近年来,受到疫情、灾害天气、后续资金投入稳定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在实际经营方面受到限制,而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中小微企业首当其冲,成为目前最需要被救助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
“中型企业自身资金相对宽裕,腾挪空间相对大一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虽然经营机制比较灵活,但是自身弱小,一旦遭遇较大的资产损失,可能会马上陷入困境。
基于这些问题,宋向清建议,目前政府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稳定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促使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自我修复。
其一,政府可以通过定向发债的形式,维持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品的有效供应。宋向清表示,纾困的前提是发展环境不会给企业带来额外负担,让中小微企业主可以全身心扑到发展上面,而政府通过定向适度发债来维持公共服务、公共品有效供应,则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其二,政府应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尤其是在成熟的城市核心区。“大拆大建本质上是提升城市发展硬件,但起效仍需时间来呈现。”宋向清表示,针对眼前经济下行压力及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维持城市硬件现状有利于减少“大拆大建”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干扰,切实降低生活成本,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和消费环境。在宋向清看来,这些问题看似与经济无关,实际上却真切地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应予以重视。
其三,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机构可对银行考核指标进行一定调整,比如放宽不良率指标及调整资金投向指标,确保资金能流入中小微企业,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助其渡过难关,也为银行带来更多利息收入来源。
其四,在税收政策方面,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对中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在信贷、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限额以下小微企业及个体户,赋予并强化它们解决社会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张富禄:充分发挥政策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富禄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央及地方出台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政府对企业纾困解难的决心和力度。
“这些政策正在发挥作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信心。同时,政府也要结合企业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详细、更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政策,以便政策更好地落地执行。”张富禄说,企业归属地的基层政府部门也要做好政策宣讲,切实把政策红包送到企业手中。
张富禄建议,企业在面临政府补贴资金申请困难时,一方面可以向政策实施部门反馈,另一方面,可以咨询第三方专业机构,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才去干。
面对物流运输不畅问题,张富禄建议,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制定保通畅措施、为司机申请通行证等,最大限度稳定供应链。
“当前,我国面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多种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张富禄说,各地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张富禄还建议,企业也要怀着积极的心态,与属地政府积极沟通,化被动为主动,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张富禄看来,许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流动性困局,在疫情暴发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在疫情中暴露出来,关键是企业如何做到推陈出新、转型升级;企业既要注重解决近期的困难,还要注重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如果企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使没有疫情,也会因其他问题而暴露。
中原证券邓淑斌:建议制定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等救助计划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淑斌认为,在地方政府层面,建议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和企业实际情况,本着以企业自救为基础,增强普惠针对性、坚持市场化的基本原则,有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工信部等部门印发的纾困文件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等符合当地企业发展的救助计划。
邓淑斌表示,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日渐完善和市场基础制度的不断夯实,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不同板块之间错位发展、协同互补,通过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上市,并拓展并购、再融资、债券、公募REITs等不同种类的融资通道,不仅充分覆盖了各类实体企业的资金需求,还进一步优化了资金流向,成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在私募股权等非公开市场,资本为初创期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并与公开市场较好衔接,也打通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渠道。
2022年一季度,共有203家企业通过沪深两市的股权融资方式(包括IPO、增发、配股、可转债、可交换债),合计募集资金4302.0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84%,其中有86家企业以IPO方式募集资金1838.31亿元、占同期股权融资总金额的42.73%,同比增加141.47%。
邓淑斌认为,在此基础上,资本市场至少可以在如下三方面加大力度,从而更有效助力企业纾困。
一是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强化融资支持的针对性、结构性。比如,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新基建的支持,加大对科创企业和消费、制造业、数字化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针对平台类企业和房地产类企业,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上市房地产企业加速转型和融资正常化,在对平台类企业加大市场治理的基础上,也要考虑该类上市企业持续发展和融资需求。
二是加强金融工具的创新,积极鼓励交易所和金融机构推出更多创新融资工具,如信用保护工具、绿色债券及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等,以更精准地满足企业直接融资需求。
三是有序推进注册制改革,探索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板建设及其与北交所或科创板的转板机制,为各类企业提供更顺畅的直接融资通道。
王国娜:进一步下沉到市场主体中去,是纾困措施重要一环
“纳税人渴望能及时、尽早了解到国家税收政策,希望有人予以解读。”作为曾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税务专家,这是王国娜感受最深的一点。对于当前的税费支持政策,王国娜认为,无论是力度还是覆盖面,都已经比较大了。
2022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王国娜表示,根据这一政策,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意味着小规模纳税人500万元以下收入都不缴税,这一政策的力度和覆盖面足够大。而从眼下执行的财税政策看,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不管在所得税、增值税还是‘六税两费’上,都有很大的税收红包。而且,这个红包包含的政策很多。”王国娜说。
2022年4月,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第31个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税务局方面介绍,今年政策力度和范围进一步加大,比如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增值税存量留抵,将减征“六税两费”的范围进一步扩围到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这些大规模的税费支持政策,有利于市场主体轻装前进、更好发展,实现“放水养鱼、涵养税源”的良性循环。
对此,王国娜认为,国家从各个方面为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考虑了,该缴的税减免、缓缴。在这种情况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可能仍会面临“我想干、干不成”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为它们的生存、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
“就像农民种粮一样,不种粮咋谈丰收?”王国娜表示,减税降费只是纾困的一个方面,政府应该做的是,如何尽快帮助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市场主体尽快恢复生产、进一步打通流通渠道,让市场起来、让市场主体起来、让经济起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有收入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