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2年平安河南建设

“豫”见藏蓝 守护民安

时间:2022-10-12 16:37 来源:河南日报

  今年上半年

  全省公安机关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86万件

  化解率96.76%

  建立“一村(格)一警一连”联动机制

  组建7.69万个治保会

  5.6万支专兼职巡逻队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全省广大民辅警倾情护航发展,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十年。

  十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执法、为平安尽力,在系列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护航大局展现担当作为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9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淅川县陶岔村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枢纽,恰遇淅川县公安局陶岔派出所民警在渠边巡逻。自2014年开闸放水以来,陶岔派出所直接服务、专职保卫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枢纽,全力以赴守护着渠首重点区域的绝对安全。

  “守护清水北上是我们的重大责任,我们会时刻守护,不辱使命!”民警们话语铿锵。

  “以‘黄河行动’为载体,我们不断健全完善‘河长+警长’工作机制,持续打造警政、警民‘治水共同体’,全力服务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六稳”“六保”,锚定“两个确保”、服务“十大战略”,河南公安机关坚持围绕大局研究谋划推进公安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在融入大局中提升工作质效。

  打赢系列安保硬仗。从庆祝建党100周年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到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郑州主会场……河南公安机关始终扛稳扛牢维护安全稳定第一职责,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安保工作。

  服务保障防汛救灾。面对2021年极端强降雨,省公安厅启动高等级勤务,动员民辅警全力开展抢险救灾、救助群众、交通疏导等工作。

  护航企业促进发展。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活动,全省1.4万名民警分包联系1.6万家企业,立足公安职能,架起警企“连心桥”。

  人民至上彰显为民情怀

  金水路是郑州市区的交通主干道,今年入夏以来,路上的警察更多了,警灯闪烁的警车、穿梭在车流中的公安铁骑,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感。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河南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坚持严字当头、重拳出击,推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向纵深开展,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到警察在实干、平安在身边。

  平安不平安,群众最有发言权。河南公安机关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打防结合、服务为本、综合施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续。

  抓好严打严防严控。什么违法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违法犯罪,什么治安问题集中就着力解决什么治安问题,以“雷霆行动”为牵引,严厉打击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持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平安创建贡献公安力量

  太康县老冢镇大沃张村张某营与张某兵因宅基地排水问题,邻里矛盾持续多年,今年9月,老冢派出所民警召集双方当事人、村委会干部、网格员共同参与调解,最终双方同意各让一步,一场积怨就此烟消云散。

  “把派出所工作全方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工作,既有利于派出所主责主业的落实,也有助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更好维护社会平安稳定。”老冢派出所副所长刘记道出心中感触。

  近年来,河南公安大抓基层基础,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夯实筑牢基层基础。持续深化“一村(格)一警”,优化派出所职责权限,让派出所最大限度将精力投入服务群众、基础防控等工作,集中精力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小事”。

  化解矛盾促和谐。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积极开展“三零”平安创建等活动,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今年上半年,全省公安机关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86万件,化解率96.76%。

  警民携手联动共治。抓好群防群治,组建7.69万个治保会、5.6万支专兼职巡逻队,建立“一村(格)一警一连”联动机制,最大限度融合汇集基层治理力量,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基层政权更加稳固。

  专家点评

  “一村(格)一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河南警察学院治安系教师郑磊

  “一村(格)一警”机制是平安建设的有力抓手,是一条符合河南实际、行之有效,且能够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的新路子。

  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以“一村(格)一警”机制下的“两任”为例,社区民警进入村(居)“两委”班子后,能够充分利用公安民警和村(居)干部的双重身份,参与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为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大保障。

  有利于构建融洽的警民关系。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之一,社区民辅警身穿制式服装,工作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搭建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最坚实、最紧密的桥梁纽带,构建起融洽的警民关系,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有利于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一村(格)一警”机制为公安基层提供了一系列警务资源和保障。我省通过“警务室标准化建设”“一村(格)一警+品牌工程”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极大缓解了长期困扰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人、财、物短缺难题,取得了工作实效。

  有利于提升群防群治效能。“一村(格)一警”机制持续推进警务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群防群治和常态化走访工作,破解了长期以来群众无人组织发动、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难题。通过组织动员、培训宣传等方式,社区网格员、保安、快递小哥等群防群治力量在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守护联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践行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社区警务思想。

  亲历者说

  坚守路面,用行动赢得认可

  □太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市中队中队长刘刚

  交警工作事关群众出行安全。为确保群众出行平安,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在努力,而这些年公安交管领域的一些变化和进步,也让我感到自豪与欣慰。

  首先,执法更加人性化。比如,机动车违停,在以前就是直接处罚了事,而现在,对首次违停者,我们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再进行处罚。

  其次,执法更加智能化。得益于硬件设备的改造升级,现在,我们可以按照路面智能抓拍系统上报的车辆信息,提前获知路面上的哪辆车存在交通违规违法行为,从而开展精准排查;同时,我们指挥大厅的智慧大屏上可以实时显示城区主要路口的交通情况,为我们科学布警、快速反应提供保障。

  再次,服务理念大提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从2018年开始设置护学岗。每到上下学的时候,总能看到我的同事们在城区的中小学校门口疏导交通,护送学生们安全过马路,刮风下雨,从未缺席。学校门口严重的交通堵塞不见了,交通状况大为改观。每次执勤时听到群众说“有了这个护学岗,孩子们上下学我们放心多了”,大家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下我们为危重病人开辟的“生命通道”。每次拉响警笛为病人的生命争分夺秒时,我们的内心总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在,群众对公安的信任感大大增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警车开道,他们会第一时间拨打110求助,我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科技+脚板,让辖区更安宁

  □虞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张磊

  派出所是平安建设的前沿阵地,10年来,我所在的城关派出所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关派出所辖区有12个居委会,实际管理人口10万多人。为了做好管理工作,我们花了不少心思。“科技+脚板”是我们的工作诀窍。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不断完善升级辖区的治安防控网络,目前已经达到了整个辖区无死角。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们的执法办案效能大幅提升。

  依靠脚板,“一村(格)一警”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民警们走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同时,加强巡逻力量。除了白天的常态化巡逻之外,从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以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部位、背街小巷等开展巡逻,力争减少辖区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

  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建了物业群、保安群等,让这些“群”成为联防联控的新阵地;另一方面,发动辖区居民、物业工作人员、保安等积极参与,增强社会治安力量。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带来的变化也很明显:

  治安状况持续向好,接警量明显下降,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现象很少见了,群众无论是早上锻炼还是晚上休闲,都是一种安然自得的状态。

  矛盾纠纷化解更加及时规范。形成了一套多方参与、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在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巡逻、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