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2年平安河南建设

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超市”

时间:2022-10-12 17:37 来源:河南日报

  截至目前

  全省村(居)法律顾问

  已有1.3万多名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

  目前全省建成

  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个

  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4个

  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2469个


  “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听来电连续两年倍增;村(居)法律顾问达1.4万人,实现全覆盖;法律援助人群不断扩大,让更多人能打得起官司;人民调解组织每年化解矛盾60万件……一项项数据,见证了我省公共法律服务的巨变。

  近年来,省司法厅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均等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超市”让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贴近百姓服务网络越织越密

  9月28日,在信阳市平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刘伟走到一台“律兜”工作平台前,扫扫微信就和律师在线交流起来。这种“互联网无人律所”可为群众提供在线、专业、即时的法律服务。

  这是我省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不断延伸的一个侧面。近年来,我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服务网络越织越密。

  一个电话解决群众法律难题。2018年以来,我省“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面升级,通过完善功能设置、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评价体系、扩容坐席数量等一系列措施,已具备“全时空”服务能力。2021年“12348”热线共接听来电51万通,连续两年实现倍增,成为连接群众的一条“暖心线”。

  我省还强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目前全省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246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50821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在南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咨询、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窗口一应俱全,群众如同进入“法律服务便民超市”,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为适应移动网络时代,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多地陆续推出“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服务。平顶山市司法局还开发了“鹰城法律服务”小程序和服务端,群众可与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语音视频通话、文字互动交流。

  拓展内涵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不久前,村(居)法律顾问李铁良律师成功调解了一起纠纷。镇平县马庄乡马庄村村民许某养了6只狗,乱跑乱叫严重影响邻居出行休息,李某多次沟通无果,双方矛盾不断。李铁良援引《民法典》有关规定,专业耐心地释法说理,最终圆满解决了纠纷。

  基层是公共法律服务较为薄弱的地方,2018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村(居)法律顾问已有1.3万多名,实现了村(居)全覆盖,其中像李铁良这样的专职律师有1.1万名。今年以来,全省村(居)法律顾问接受咨询、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意见79047条,为村(居)重大决策事项提供法律意见3819条。

  我省将人民调解工作融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建立人民调解组织5.56万个,构建了覆盖县乡村、重点行业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专业人民调解员已达4.4万名,年均化解矛盾纠纷60余万件。

  我省还不断创新法律援助方式、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先后建立残疾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还建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等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试点以来共办理各类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3.5万件,律师辩护率超过90%,是试点前的近3倍,基本实现了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聚合力量服务领域不断扩展

  今年7月,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局成立,成为全省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近年来,我省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充分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围绕“省之要者”“民之盼者”,拓展服务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法治支撑。

  省司法厅指导全省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开展“送法进企业”“万所联万会”“千所联千企”等行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围绕灾后重建、疫情防控,开展灾区群众大走访和涉灾涉疫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组织基层司法所等“五种力量”,开展全省农村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解决乡村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公共法律服务力量活跃在各个领域,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正成为我省司法为民的亮丽品牌。

  近日,《河南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出台,为“十四五”期间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画好了“蓝图”,至2025年,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将全面升级,将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在新时代新阶段,人民群众需求呈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特点,要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更充分、优质、便捷。必须纵深推进整体治理,破解公共法律服务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赵会生说。这道出了未来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

  专家点评

  我省未来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有三个重点

  □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局局长史雪梅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服务于法治河南建设要求,其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促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维护法律正确实施和社会公平正义、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就显著,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近年来,我省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均等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其中,律师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高,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公证机构改革持续深化、公信力持续增强,司法鉴定科学性、标准化程度持续健全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逐步构建。

  未来我省公共法律服务建设重点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促进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有机融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和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优化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捷度、可及性。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多元化、专业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三是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亲历者说

  村(居)法律顾问

  小职位有大作为

  □河南仁茂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燕红

  2020年8月,在开封市司法局及律所的支持下,我被聘为开封市龙亭区北道门社区的村(居)法律顾问。一转眼两年过去了,能为推动优质法律资源下沉基层,为群众提供各项法律服务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

  社区里的事都不大,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如何处理,对我也是一种考验。

  比如今年发生的这件事。81岁的居民王某某向北道门司法所反映,其邻居77岁的孙某某占用她家后墙搭建厨房连体车棚,每逢下雨天车棚屋檐流水就会流向自家窗户。第二天恰逢下大雨,为化解纠纷,我与司法所及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早冒雨来到王某某家实地考察,了解纠纷详情和双方态度后,我多方开导,讲述了《民法典》相邻权的规定,经过3小时的调解,孙某某表示愿意将车棚改小改低,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两年里,我处理的像这样的矛盾纠纷很多。这些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社区变得更加和谐,我也更体会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村(居)法律顾问身负几个方面的责任:为社区法治建设建言献策,帮助社区干部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社区社会事务的能力;开展普法;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参与社区调解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普法工作十分重要。一有时间我就到社区为居民开讲座,讲述婚姻家庭、人身损害、邻里关系、未成年人保护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居民们的热情都让我感动。

  行走在社区的胡同小巷,我越来越觉得,村(居)法律顾问虽然只是一个小职位,却可以有大有作为。

  让更多人感受到

  法律援助的力量

  □临颍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大队长赵君

  在去年来社区矫正执法岗位前,我在法律援助路上走了15个年头,接待了数万名来访群众,亲历了“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不断跨越,也见证了法律援助迈入“国家法时代”。

  让更多贫困群体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初心。2014年初春,我接待了一对满面愁容、农民打扮的中年夫妇,他们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因病去世,两人承受的不仅有丧女之痛,还有十多万元的医疗费。抱着一线希望,他们想了解女儿在校缴纳意外保险能否得到赔偿。我分析案情后发现该案不属于临颍县法律援助办理范畴,当我准备和他们这样说时,夫妇两人无助的神情让我迟疑了。我向他们解释了法律援助办理要求,并表示愿意帮他们异地办理,两人转忧为喜。我们联系到其女儿就读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并为案件诉讼找到代理人,成功申请了法律援助。这位年近六旬的母亲抹着眼泪,握着我的手久久说不出话。

  怎么让更多群众了解、获得法律援助?把法律援助的牌子挂出去——临颍县公安局看守所、县检察院、县法院都设立了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室;把法律援助送到群众家门口——依托16个乡镇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我们在各行政村建立联络点,形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法律援助网络;把工作搬网上——在线申请、实时互动、远程庭审已成为常态。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每每翻看这部法律条文我都心潮澎湃。回应时代需求,我们要把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个人诚信承诺、减免费用等暖心政策用到具体案件中,让更多人感受到法律援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