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系列宣传 | 第一百七十六篇:
郑州高新区强力打造三平台三中心,助力中国智能传感谷建设

时间:2022-12-13 11:23 来源:营商环境处

  【编者按】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近年来,全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下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全省营商环境近四年呈现连年提升态势,全省营商环境能级整体跃升。各省辖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探索出一批市场主体认可、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些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继2019年河南省首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后,为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省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今年再次汇编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全面系统梳理了189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切实带动省内各市跑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郑州高新区强力打造三平台三中心,助力中国智能传感谷建设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抢抓智能传感器产业迎风口、前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与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对接,坚持“系统性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市场化配置创新创业资源”工作理念,以规划引领、政策支撑为统揽,以产会融合、链式招商为抓手,以强化创新、补齐短板为支撑,以场景赋能、产销对接为牵引,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迅速。

  (一)明确“一谷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在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方面,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委托工信部下属赛迪研究院编制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一谷多点”产业布局,推动了智能传感器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同时,总投资60亿元建设传感谷启动区项目,打造智能传感谷发展先行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引领区、创新科技转化发布示范区、智能传感应用共享体验区,确保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高标准起步。

  (二)打造产城融合的先进智慧园区。作为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首个落地项目,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启动区通过建设以“一院一基地”为整体架构,以“三平台+三中心”为产业驱动体系,整合传感器科技和产业资源,打造智能传感谷发展先行区、智能传感产业引领区、创新科技转化发布示范区、智能传感应用共享体验区。运营方面,该启动区强力打造“三平台三中心”,三平台从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企业经营服务入手,解决企业技术、金融、企业经营等多方需求;三中心从产品检测、应用场景、产品发布、体验等方面出发,夯实服务内容及品质,助力行业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产业生态体系。

  基于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惠的产业政策,高新区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逐步实现“以会助产、以产兴会、产会融合、相得益彰”的黏合、催化、共生作用。三届传感器大会累计签约项目35个,协议总金额合计超过275.78亿元,涉及中国电子、卡斯柯信号、紫光股份、哈工大机器人、深圳昊博、罗克韦尔等业界头部企业和知名高校院所,涵盖气体传感、压力传感等多个领域,使高新区智能传感器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