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2022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之七|创新产业培育机制 大力发展“风口”产业集群

时间:2023-03-29 09:50 来源:体改处

洛阳市

  推荐词:洛阳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风口”产业,通过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产业落到“风口”上,明确“风口”产业主攻方向,扭住产业变革关键环节,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用市场手段整合资源要素,加快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一批“风口”产业快速成长壮大。洛阳市相继在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工作上获国务院表彰,成功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试点示范。

正文

  一、改革背景

  面对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只有抢抓产业发展“风口”,做大做强“风口”产业,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进入新发展阶段,新的产业“风口”不断涌现,抓产业必须抓“风口”产业。洛阳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风口”产业,通过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产业落到“风口”上,紧紧抓住“风口”产业关键环节,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改革做法

  (一)推动传统产业变革,明确“风口”产业主攻方向。坚持抓产业必须抓“风口”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找准洛阳发展“风口”产业的主攻方向,不断巩固传统产业基本盘、抢占“风口”产业新赛道。系统梳理“风口”产业的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其与洛阳产业链、供应链的契合情况,确定了光电元器件、高端精密轴承、耐火材料、智能农机装备、航空装备、生物医药、电子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特色精细化工、人工智能等10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科学确定“风口”产业发展方向。组织专班对每个重点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深入研究,科学绘制产业链图谱,找出对产业发展具有抓纲带目作用的具体环节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并分别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方案,细化形成重点提升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重点产业园区清单、重点招商企业清单、重点创新平台等“五大清单”,为洛阳产业转型,抢抓“风口”产业提供具体抓手。

  (二)扭住产业变革关键环节,推动“风口”产业集群发展。一是改变传统产业招商方式,围绕产业链关键环精准招商。对“风口”产业链关键环梳理出的重点招商企业清单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自身产业定位、突出优势以及目标企业需求,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开展精准专业的对接洽谈,不断增强集群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宁德时代、大华科技、凯盛科技、深兰科技等一批“风口”产业龙头企业纷纷在洛布局,双千亿级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超千亿级的电子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和光电元器件产业集群、百亿级的电子显示材料集群正在加快形成。二是提升产业发展协同能力,加强产业集群组织化建设。聚焦10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引导鼓励企业加快组建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形成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不断增强“风口”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目前,洛阳市围绕风口产业共成立产业联盟、行业协会15个,参与企业达到800余家。三是优化园区运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园区。把建设专业园区作为“风口”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利用市场化手段对园区进行整体集约化开发运营,不断优化园区体制机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实现园区专业化运营、集群化发展。

  (三)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增强“风口”产业发展动能。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高标准规划建设伊滨科技城,加快重塑重振洛阳高新区,高起点重塑重构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岛和科技产业社区,统筹推进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平台建设,为“风口”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载体支撑。截至目前,洛阳市创新平台总数达到2696个,101个进入“国家队”、占全省总数的1/3;龙门实验室入选第二批省重点实验室。二是着力强化人才支撑。聚焦“风口”产业和创新企业发展,精准实施人才政策,坚持“引育用服”协同发力,建立以企业用才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1+22”人才政策体系,以更有吸引力的政策集聚急需紧缺人才。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从2012年的53万增长到102万,未来5年,洛阳将吸引汇聚超5万名青年人才、新增50万人才资源。三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高校院所深化运行管理、科研管理和人事薪酬管理机制改革,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政策,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抓创新的积极性。2021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97%、居全省第一。

  (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夯实“风口”产业发展基石。一是提高服务企业针对性,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行“一企一案”“一需一策”服务措施,推动尚未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与驻洛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强对接,引导已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认定、研发平台建设等创新活动,进一步调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洛阳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6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行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围绕重点发展的“风口”产业,遴选500多家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速度快的高成长性企业重点培育,支持高成长性企业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产结构、建设创新平台,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高成长性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20%。三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用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等政策,整合科技创新券、孵化服务平台等资源,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洛阳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03家,每万户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户、居全省前列。

  (五)创新运营投资方式,聚合“风口”产业发展资源。一是改革传统模式,引入“风口”产业运营商。在搞好产业园区硬件建设和配套服务的基础上,推动产业运营商根据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主导制定“风口”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紧盯产业链发展图谱对接引进产业发展资源,为企业提供优质专业服务。截至目前,洛阳市已与北京联东、北京利尔、颐高集团、中电光谷等产业运营商开展合作,对接引进了一批“风口”产业项目。二是创新市场化机制,抓好“风口”产业投融资。健全政府引导资金“募、投、管、退”机制,建立“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投贷联动”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用市场化手段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风口”产业领域。建立政府、专家、市场共同参与的投资项目论证和决策机制,严格论证程序和决策流程。完善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变粗放式投入为精准投资重点产业领域和重点产业项目,变资金政策奖补为市场化有偿投入。预留国有资本安全退出通道,待企业发展壮大后及时将所投资金及收益投向新的具备条件的企业,确保实现国有资本投融资的良性循环。2021年以来,通过国有投资运营企业、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向“风口”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71.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455亿元,有力推动了“风口”产业发展。

  三、改革成效

  2022年洛阳市通过抢抓“风口”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一方面借助产业融合“风口”,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一方面释放创新“风口”动力,新兴产业迎来“新树结硕果”。宁德时代投资的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首期投资140亿元,将对洛阳新能源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一拖拿下全方位聚焦新能源农机装备核心技术的首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古城机械成功配套比亚迪、理想、领克等知名新能源车企,一个崭新的产业集群正在洛阳逐渐形成。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风口”产业增加值实现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7.2%、10.0%;重点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18.1%,其中中硅高科等38家企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对洛阳工业经济增长形成了有力拉动。洛阳市相继在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工作上获国务院表彰,成功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试点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