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系列经验做法之二
洛阳市:坚持“四个聚焦”
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时间:2023-12-11 18:00 来源:地区振兴处

  编者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事关广大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与乡村振兴局发挥“双牵头”作用,组织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的21个成员单位和11个省辖市(示范区)50个县(市、区),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加快推进搬迁群众实现人口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产业特色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洛阳市:坚持“四个聚焦”

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十四五”以来,洛阳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要论述,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工作,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搬迁群众帮扶就业、社区治理融入、民生保障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一、聚焦制度完善,强化组织领导


  ——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后续扶持工作开展以来,洛阳市积极开启“搬得出”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重心转换,先后出台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分工方案等政策措施,从引领产业发展、注重城乡融合、加强就业帮扶等方面明确了推动后续扶持工作的路径和方法,为洛阳市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切实压实各级责任。根据后续扶持工作需要,将民政、文旅、妇联等部门纳入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将工作任务分解到20多个后续扶持成员单位和9个县区政府,明晰部门责任和工作内容及标准,清单化、责任化、目标化推动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整体工作连续性。

  ——强化调研问效。坚持每季度到县区安置点开展调研,深入搬迁社区走访搬迁群众,广泛听取意见,针对反映的办事不方便、发展产业难、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出台相关措施规定,协助县区整合使用财政衔接资金1.2亿元,谋划实施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82个,推动各项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出成效。


汝阳县搬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种植


  二、聚焦群众增收,强化“两业”帮扶


  ——因地制宜强产业。将安置点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结合洛阳市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按照规模较大的安置点重点发展劳密型产业,规模较小靠近乡村安置点培育发展特色种养、加工、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的思路,大力实施产业项目。近年来,通过培育引进劳密型产业或将劳密型生产环节转移至安置点附近等途径,实现靠县城、乡镇的安置点劳密型产业全覆盖。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搬迁群众原承包地流转,开展订单式、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将搬迁群众嵌入产业链,实现搬迁群众至少有1个特色产业帮扶措施覆盖。


嵩县大坪乡安置点桑蚕养殖基地


嵩县搬迁群众丹参中药材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多措并举促就业。实施安置点就业帮扶行动,通过外出务工输送一批、带贫企业和扶贫车间就近安置一批、公益岗位兜底一批等举措,推动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实现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的目标。利用“豫见浙江”“豫见江苏”等省级劳务协议,加强东西部协作力度,依托开展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推动搬迁群众与用人单位实时对接。2023年先后举行线上线下春风行动专项服务活动271场,吸引浙江、安徽等省内外310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提供岗位10.3万个,有组织地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送,帮助1.4万搬迁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就业。对不能外出务工、劳动能力较弱的搬迁对象,发挥安置点周边扶贫车间、产业基地的带动作用和安排公益岗位,实现7900余名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


组织搬迁群众返岗务工


  ——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按照线上筛查、线下核实、部门和乡镇联动原则,提前发现并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口,对搬迁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所有安置点均建立产业帮扶和务工就业台账,对搬迁群众就业工种门类、产业发展、务工时长、月收入等内容及时更新,实现“产业到户、就业到人”的动态、全程、全覆盖跟踪管理,确保对安置点群众“两业”情况底数清、对接准、措施实。


  三、聚焦服务保障,强化社区治理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要求,推动规模较大的安置点成立了18个安置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将26个安置点纳入新成立社区进行管理,落实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要求。其他规模较小安置点,按要求纳入迁入地村委会管理,成立居(村)民小组,实现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驻村工作队对所有安置点的全覆盖。

  ——搭好服务平台。推动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在公共服务“5个有”基础上,谋划实施31个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推动一批安置点成为规范有序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全面落实社区事务“四议两公开”制度,制定便民服务清单,实施“一站式”服务,及时办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等事项,先后累计为4.7万名搬迁群众办理医疗、养老等转移接续手续,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干净整洁的德福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促进社会融入。开展社区治理融入专项整治,督促县区切实增强属地管理责任,在“一站式”服务基础上,对人户分离的搬迁群众,通过设立“代办点”或利用政府电子信息平台等方式,变“群众跑”为“干部帮”,“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双向发力,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


  四、聚焦乡风培育,强化文明赋能


  ——推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探索构建“基层党组织+居民小组+志愿者服务队+居民社会团体”,以党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开展“移除旧风俗、改变旧习惯、建设新家园”活动,以及健全村规民约,开展文明评比,扶弱互助,建立孝心养老基金等方式,将乡风文明培育融入搬迁群众生活各个方面,增强搬迁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使搬迁群众从不熟悉到好邻居,逐步融为和谐一家人。


颂党恩笑脸墙


  ——加强社团作用发挥。发挥群团组织、社会团体等组织在社区治理中作用。共青团市委以2000人以上安置点为试点,以建设“和谐”“温暖”“美丽”社区为目标,动员志愿者251名,以“四点半学堂”为依托,开展技能培训、群体关爱、课后辅导等活动。市妇联发挥“四组一队”作用,把有创业和就业意愿的农村妇女吸收进发展组,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带动搬迁社区妇女创业就业。


妇女扶贫车间就业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在400人以上安置点成立文化合作社,组建了广场舞、戏曲等艺术团队,在安置点开展广场舞、文艺演出、戏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丰富搬迁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有条件的较大安置点建立家风馆、乡愁馆,展示搬迁前后基础设施和生产用具等情况的对比变化,将搬迁群众过去的生产生活印记搬出大山,留住浓浓乡愁,感恩美好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