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半年抓经济促发展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3年7月31日15:3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上半年抓经济促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和解读2023年上半年我省抓经济促发展亮点举措、稳定回升发展态势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马 健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 锐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建涛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蔡令帅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马万里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费全发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牛素玲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是以抓经济、促发展为主题,向大家介绍和解读上半年全省抓经济、促发展的主要举措,当前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态势以及下半年重点工作打算等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先生;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锐先生;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涛先生;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令帅先生;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万里先生;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费全发先生。
下面,先请马健先生作情况介绍。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马健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
下午好!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抢抓疫后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纲举目张抓工作,项目为王抓投资,全力以赴拼经济,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发展态势。在这一过程中,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与省有关部门一道重点做了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实战略落地。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清单化抓好“十大战略”年度任务落地落实,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增强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四个拉动”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带动力,上半年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万亿元、同比增长3.8%。
二是抓牢项目建设。举办两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实施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谋划推进“双百工程”,推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航空港区新型显示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上半年全省10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年度投资同比增长24.8%。
三是抓活主体培育。制定实施提振市场信心90条、进一步促进消费12条、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3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推动政策实效“精准直达”微观主体,上半年全省新设经营主体107.4万户、同比增长38.6%。
四是抓细关键事项。开展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产业链培育,制定实施物流拉动加快打造枢纽经济优势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实施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开展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空货运三年倍增行动,推进中欧班列“五统一”运行,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7%、9.4%。
五是抓强平台支撑。揭牌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推动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加速融合,成立天健等6家省实验室和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编制出台“中原农谷”发展规划,召开全省开发区、新型基础设施等工作推进会议,认定授牌15个标准化“智慧岛”,省科学院研发实体达31家。
六是抓好重大活动。组织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湖北学习考察,签署豫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办2023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豫港经贸合作交流会、“保险资管河南行”等活动,上半年全省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同比增长7.4%。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省与全国经济运行走势基本一致,“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动能在积蓄,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增多。下半年,随着国家逆周期调节政策陆续落地,我省“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等活动持续深化,创新发展、营商环境等综合配套改革纵深推进,特别是以项目结构之变引领发展动能之变的战略举措加速显效,全省经济有望延续蓄势前行的良好态势,有基础、有支撑、有信心为全国发展大局担当尽责、多作贡献。
近期,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制定了《推动下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握大势、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既持续落实既定战略思路举措,又聚焦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以确定性的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在扩需求、稳增长上下更大功夫。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抓好持续扩大消费10条等政策落地兑现,办好“2023河南夏日消费季”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住房、汽车等传统消费潜力,大力培育夜经济集聚区和新型消费,吸引更多游客“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深化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抓实“双百工程”服务保障,积极推动支持民间投资政策落地,保持工业投资良好增势,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回升。强化百强外贸企业“一对一”保障服务,大力拓展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
二是在育产业、强集群上下更大功夫。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统筹推进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和省医学科学院重建,制定支持中原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双一流”大学布局郑州研究院,体系化推进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链一策”制定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和图谱清单,串企成链、聚链成群。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集中资源引育“链主”企业。实施开发区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推动实现产业由空间集聚向集群发展跃升。开展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在通信网络、算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项目。
三是在推改革、拓开放上下更大功夫。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快构建综合配套改革“1+3+N”政策体系,制定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抓好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清理、规范失信惩戒、企业注销便利化等关键事项。编制郑州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河南自贸区2.0版建设,制定郑州机场国际地区客运发展行动方案,推进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建设,全力推动中欧班列(中豫号)扩量提质,力争在“四条丝绸之路”优势聚合上取得更大突破。充分发挥四个利用外资专班作用,积极构建全球化招商网络,办好第十四届河南投洽会等重大活动。
四是在抓协调、深融合上下更大功夫。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印发实施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提质推进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制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务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落实中原农谷发展规划,制定我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出台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抓好豫粤战略合作事项落地,积极推进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
五是在优生态、促低碳上下更大功夫。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涉及黄河流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国家流域治理试点,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生态支撑。实施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化省级碳达峰试点探索,持续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六是在惠民生、保安全上下更大功夫。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化工程,完善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抓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国家医学中心创建,扎实做好10件省重点民生实事。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综合治理,完成省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抓实抓细安全生产、防汛抗灾等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牛素玲
谢谢马健主任全面详实的发布!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
我们了解到,河南近年一直致力于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请问,目前我们在高质量推进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的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谢谢。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锐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一号工程”。自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揭牌以来,省科学院外部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内部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创新平台、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三合一”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正在加快形成,源源不断为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策源和动能。
一、坚持新型研发机构定位,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重建后的省科学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按照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营模式,搭建了党委会、理事会、院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等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组织架构。创新实行“大部制”+“以研究所办院、以实验室办院、以产业研究院办院”的办院模式,组建15家研究所,全院研发实体达到31家,总数居全国省级科学院首位。赋予首席科学家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建立以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7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
二、突出资源整合功能,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
省科学院牵头组建墨子实验室、黄淮实验室两家省实验室,聚焦研发特色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一体化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省实验室体系重构重塑,将省实验室和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纳入省科学院体系,实现高能级创新平台优势互补。以自建、共建、参建、联建等模式,与地方政府等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揭牌运行省科学院鹤壁分院、省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科大数研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融合共赢。
三、突出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省科学院坚持以项目为牵引、以市场为依托,加强与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紧密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共生。与宇通集团、中航光电、超聚变等重点企业联合建设10家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合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余项,打造了省科学院(洛阳)科创园、(沁阳)科创园等一批科创园区。与中光学集团合作建设南阳光电研究所,引领河南数字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焦作当地企业合作研发的热转印碳带背胶,打破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中国高端热转印碳带背胶的技术垄断。
四、贯通“天地桥”,驱动“三合一”融合发展
坚持“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体”,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和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在空间布局、科创体系、人才机制、金融资本、产业发展、管理队伍、服务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融合。先后引进设立了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机构,相继引进了华为、浪潮、海康威视、龙芯中科、京东科技、华润数科等头部企业研发中心。今年联合开展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暨“人才强院年”启航仪式系列活动,启动“一基金三基地”建设,共同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在中原科技城建设研发基地、中试基地、转化基地。
下一步,将持续做优做强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这个“一号工程”,不断完善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丰富创新生态圈科创要素,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贡献力量。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中原农谷建设是河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部署。请问,我们是如何推动中原农谷建设的?另外想了解一下目前河南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如何?谢谢。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马万里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我介绍一下中原农谷建设的情况。
规划建设中原农谷,是省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着眼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各单位立足职责、积极担当作为,中原农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构建规划体系。总体建设方案、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意见、建设种业基地意见和发展规划、核心区建设规划已出台,24家相关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已配套制订支持政策,形成了中原农谷建设的“1+1+1+2+N”政策规划体系,中原农谷“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二是推动资源集聚。加快农科教资源集聚是“中原农谷”建设的重头戏,目前,一大批规划的项目正在推进当中。比如,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一期完工并投入使用,神农种业实验室全面开展科研工作;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农发种业基地、先正达中国夏玉米研发中心等种业企业入驻落地;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
三是强化要素支撑。“中原农谷”省级农高区批复建设,投资4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6平方公里。省财政厅设立30亿元“中原农谷”投资基金,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原农谷”发展担保贷款22.34亿元。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花生现代产业集群、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发展良好。
四是建立工作机制。省政府成立省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科教副省长为副组长的“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从7家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制定2023年度工作台账并实行挂图作战,构建了“专班+厅局+新乡市+项目主体”协同推进机制。
“南有航空港、北有中原农谷”的发展格局正在由蓝图化为现实。
建设中原农谷和高标准农田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好推进落实。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万亩,有力支撑了全省粮食产量十九连丰,自2017年以来,连续6年持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后4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为了在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展现河南新担当新作为,从去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实施谋划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是高标准农田的“升级版”,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我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的14个产粮大市,集中连片建设1500万亩亩均总投资超4000元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新增粮食产能30亿斤以上,推动全省粮食产能到2025年达到1400亿斤以上,为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贡献了十分之一力量。其中,去年已在中原农谷和周口农高区先期建设200万亩示范区,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今年启动建设400万亩示范区,已开工31万亩、完成初步设计260万亩。
二是创新推进机制。系统总结基层经验,编制《“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操作导则》,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通过项目建设主体、投融资主体和运营主体共同参与项目设计、筹融资、建设和运营管护,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破解了项目融资还款难、规模化运营程度低、工程设施管护缺位等问题。目前,各地按照《操作导则》推进示范区建设,已经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乡模式”“兰考模式”等。
三是健全标准规范。编制发布《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第三版)》,明确了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验收考评指标。启动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标准化体系创建工作,制定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初步形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河南标准”。
风正帆远,未来可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原农谷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三农”应有的贡献。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的工作推进方案》,请问,目前河南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重点考虑和推进举措?谢谢。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建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关键支撑,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业经济的主抓手和牛鼻子。省委、省政府2月份酝酿、4月份部署,整体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战略性谋划。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制造业立省、制造业强省为目标,以“万人助万企”为载体,旨在构建具有河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总的思路是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和战略需求,坚持“化点为珠、串珠成链”“一群多链、聚链成群”,一体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打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构筑河南制造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专班化推进。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实行“一链一专班一机构”工作机制。每个产业链由1名省级领导担任链长,以1个省直部门为责任单位,依托1个产业联盟或协会的盟会长单位和1个研发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分链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攻坚。省委书记楼阳生同志和省长王凯同志担任总链长并各领衔1个产业链。各产业链专班实行“三三制”,组成人员1/3为党政单位负责人、1/3为龙头企业负责人、1/3为高校院所专家学者,旨在将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更好结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活力。
三是链条式调研。聚焦“国内外”“上下游”“左右岸”三个关键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每个产业链的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聚焦“国内外”,就是深入调研各产业链国内外最新动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前沿技术、发展动向、市场走势。聚焦“上下游”,就是深入调研各产业链上下游细分单元,从原料到制备、从技术到产品、从部件到集成、从产线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进行系统梳理。聚焦“左右岸”,就是深入调研各产业链行业链接,全面掌握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逐链找准位置水平、厘清长板短板、研究主攻方向。
四是图谱式作业。结合调研情况,各产业链专班分别研究编制“一方案”“四图谱”“六清单”。对方案及清单设定的所有事项,分别明确工作目标、包联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目前,超硬材料产业链“1+5”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印发实施,新能源汽车等5条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五是精准化服务。将“万人助万企”包联重点转向产业链,实现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省市领导分包全覆盖。建立产业基金、金融生态、上市培育、人才引育、税务服务、平台企业6个助企强链专班,围绕畅通重点产业链循环攻难点、通堵点、除痛点。深化产业链招商,大力延链补链强链,成功举办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和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分别签下5820亿元投资大单、达成1759亿元投资意向。
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我们下一步将着力抓好六件具体事。一是完成顶层设计,力争8月底前各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和细分领域攻坚方案全部出台。二是分群分链推进,分集群召开产业链培育推进会议,组织各级按图施工、照单作业。三是培育重中之重,对现有产业链再研判再聚焦,选定一批成长快、支撑强的产业链聚力培育、先行突破。四是组建盟会丛林,围绕7个集群分别组建产业联盟,实行实体化运作,同时健全各产业链细分行业协会组织。五是开展集群竞赛,出台《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评价办法》,扎实推进国家和省级集群培育工作。六是组织“六新”攻坚,制定实施支持重点产业链“三化”改造政策措施和“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突破专项方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拼抢发展新赛道。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今年以来,我省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打出了一系列促消费的“组合拳”,6月份省政府启动了2023夏日消费季,请介绍一下目前的进展情况和成效如何?另外,下半年在促消费上还有哪些具体安排?谢谢。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费全发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消费问题的关注。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决策部署,先后出台3批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累计发放消费券及消费补贴8.2亿元;谋划举办了新年新春消费季、中原国际车展、豫鉴美食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大型商超和汽车、家电、餐饮等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推出让利促销活动,更好满足了消费需求,群众得到了实惠。
6月份,围绕“乐享生活·豫见美好”主题,全省启动了2023夏日消费季系列活动,目前省市县已举办各类活动近700场。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人气旺激发消费新活力。104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1.3%,郑州龙子湖、科学大道商圈餐饮消费分别增长25.4%、20.8%。平顶山夏日消费节参与市民超30万人次、带动餐饮增长20%以上。二是夜经济带来消费新热点。各地结合夏日消费特点,积极发展夜食、夜购、夜娱、夜游、夜演等业态,商文旅融合,室内外贯通,多元化丰富消费体验,夜经济乘“热”而起。如,“醉美·夜郑州”联动开展嘉年华、嗨购节、美食节等六大主题活动,鹤壁封神“淇”妙夜营造“盛世朝歌”浓厚氛围,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三是特色化打造消费新场景。许昌、济源、郑州、三门峡等地整合重点商圈、特色商品、餐饮、夜市、休闲娱乐、文化演艺等资源,发布消费地图,全方位展示特色消费场景,开封“宋风宋韵”沉浸体验、洛阳“中华霓裳汉服秀”持续出圈出彩,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消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着力提振传统消费,挖潜新型消费,提质消费载体,推动消费持续回升向好。一是落实新一批促消费政策,将购买汽车和家电、发放消费券补贴政策延续到年底,抓好扩大文旅消费、体育消费、网络消费等政策落地。二是办好促消费系列活动,引导各地围绕夏日消费、夜间消费、美食消费、大宗消费等主题,策划举办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三是打造高品质消费新地标,升级改造一批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区,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再认定一批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打造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持续改善消费条件。我就介绍这样,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想了解一下,上半年我省财政运行情况,特别是在财政服务保障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谢谢。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蔡令帅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狠抓财政收支管理,全力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速显效,全省财政收支实现“双增长、双过半”,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为我省全力拼经济、促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点。
第一,财政收入韧性“强”。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4070.3亿元,增长23.9%。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2.2亿元,增长12.7%。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除全省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外,主要是去年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拉低基数带动。上半年,全省地方税收收入1645.8亿元,增长19.8%,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1.8%,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重点支出保障“好”。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12.6亿元,增长1.4%,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支出进度达55.6%,快于序时进度5.6个百分点。其中,科技、就业补助、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30.7%、22.3%、18.7%,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重点领域得到较好保障。加快直达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半年,中央累计下达我省直达资金2448.8亿元,98%已经分配下达,支出进度达55.5%,快于序时进度5.5个百分点。
第三,提振消费力度“大”。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消费,今年年初,省财政全额负担、筹措10.6亿元,给全省近354万登记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发放300元“爱心消费券”,帮助困难群众购买肉蛋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为全面提振消费市场,将上年实施的省级促消费财政奖补政策延续至2023年年底,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已累计拨付2022年度补贴资金12.2亿元,其中省级4.5亿元,对各地促进汽车消费、兑付消费券、电子和家电消费以及举办促消费展会实际补贴的财政资金给予奖补,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同时,拨付4500万元对2022年度促消费综合考评前6名的郑州、洛阳、南阳等市予以奖励,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扩内需促消费积极性。
第四,推动发展基础“实”。建立健全多元资金保障机制,厚植我省发展根基。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上半年,中央累计下达我省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含税收返还)5439.8亿元,其中中央下达我省疫情防控财力补助94.5亿元,居全国第一。精心谋划、成功争取我省获批7个国家级试点,示范期累计可获得中央奖补资金31.5亿元。坚持“项目为王”,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截至目前,财政部已分配我省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829亿元,较2022年增加43亿元,规模保持全国前列;截至6月底,已累计发行1184.4亿元,支持1381个重大项目建设。此外,尽最大努力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上半年省管金融企业投放资金约4416.1亿元,22只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到位规模859.1亿元,累计直投项目数量1009个、金额543.3亿元,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注入了极大活力。
第五,助企纾困靶向“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进一步梳理汇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0大类53条财政政策,送上了一份财政惠企利企“大礼包”。继续落实延续实施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优惠政策,1-4月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53.7亿元。帮助市场主体缓解融资难题,截至6月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累计为846家中小企业实际融资30.5亿元,“专精特新贷”平台注册认证企业3210家、累计放款约77.5亿元。一季度延续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政策,3.7亿元奖励资金直接拨付至2263户企业,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将2022年出台的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延续实施至一季度末,省直单位和省属企业共减免租金10.2亿元。
第六,风险底线兜得“紧”。省财政部门把“三保”作为主责主业和必须守牢的底线,落实好财政运行分析调度机制,全面开展了“三保”摸排核查工作,派出工作组赴重点地区进行现场核查,督促指导市县坚决扛起“三保”落实责任。上半年,省财政直接向县(市)下达各类补助资金2346.9亿元,占省对市县补助资金总量的59.4%,全省县级可统筹财力对地方标准“三保”支出需求的保障倍数达1.9倍,保障了基层财政平稳运行。针对政府债务风险,指导督促市县稳妥做好法定债务还本付息、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督促地方充分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量力而行开展项目建设,坚决兜紧兜牢风险底线。同时,切实强化财会监督,在全省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制定、修订规章制度130项,促进全省财经秩序进一步好转。
下一步,省财政部门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资金靠前发力、精准落地、稳定预期,统筹发挥省管金融企业作用,守住财政安全底线,为实现全省经济发展“全年红”提供有力保障。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请介绍一下有关的工作考虑和主要内容。谢谢。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马健
感谢您的提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必将进一步提振广大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营商环境优化关乎高质量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投票,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取得了积极成效,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等指标的办理流程、环节等达到国内先进行列,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0%,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各项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攻坚期,必须迭代升级改革创新举措,全面激发改革的叠加效应,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深入实施“十大战略”的标志性成果。基于这种考虑,今年4月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开展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部署,按照工作安排,我委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等部门组建了4个工作专班,分赴广东、浙江、上海等前沿地区考察学习,在深圳开展蹲点调研,沉浸式体验前沿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超前理念、改革举措、创新做法,穿透式走访政府、企业、大学、政务大厅、产业园区,实地解剖麻雀,全方位、零距离感受学习先进做法,梳理了380条前沿地区改革经验,筛选凝练形成了108条具有战略性、突破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其中,国内领先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破冰型改革举措5项、填补我省空白的创新型改革举措46项、已开展但需完善提升的提质型改革举措57项。
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意见》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3个专项改革方案,其中,《意见》是对全省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设计,重点是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权益保护机制,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跃居全国一流行列,让河南发展更具韧性、更具张力、更具优势。市场化改革方案,主要是以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为核心,构建高效率的生产要素配置体系、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两个体系”,营造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两个环境”,有效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法治化改革方案,主要是以企业权益全生命周期保护为主线,实施高质量立法护航、政务诚信提升、司法提质增效、执法服务升级、法律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等“六大行动”,让经营主体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国际化改革方案,主要是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实施透明高效政务保障、外商投资自由化、贸易通关便利化、平台通道引领力、自贸区改革创新、宜居生活国际化环境等“六大任务”,建设高水平内陆开放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若干改革配套文件,加快构建“1+3+N”的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体系,树牢改革思维、提升改革胆气、运用改革手法,来一场触及实质的制度机制创新,实施一批牵引性、关键性、标志性的营商环境改革,从深层逻辑上真正破除堵点,全面激发改革的叠加放大裂变效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牛素玲
谢谢各位发布人!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发布会结束后,可以与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发布单位联系,进行采访了解。
媒体朋友们,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刚刚召开的河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要聚焦聚力、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的实践成效,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合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营造良好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责任编辑: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