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4年专题专栏 > 聚焦2024年中国品牌日 > 品牌活动
聚焦炝锅烩面,张老炝打造河南烩面新品牌
烩面,几乎是河南人生活中的标配。劲道的面配着香浓的汤,牢牢抓住河南人的胃。河南烩面也分为很多“流派”,比如传统烩面、三鲜烩面、咖喱烩面、滋补烩面、炝锅烩面……河南各地的做法也都有所不同。
近年来,张老炝方城炝锅烩面以更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将南阳炝锅烩面“搬”到郑州,目前已经有15家门店,成为河南烩面又一代表。
聚焦细分品类和更年轻的群体
“炝锅烩面味道独特,吃起来也更香。”近日,张老炝创始人张林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道。
张林是南阳方城人,父辈也是做餐饮的,以前在方城县路边开了一家小店,做卤肉和烩面。此前,张林做广告装饰行业,创业多年后,决定转到餐饮领域,也同样选择了做烩面。
张林的第一家店开在凯利国际中心。“一开业店里就爆满,给了我很大信心。”一年以后,张林将原先公司的业务交出去,自己便全身心投到餐饮事业中。
创立6年多,目前张老炝在郑州已有15家直营门店。“郑州是‘烩面之都’,但张老炝的客群跟传统烩面店不同,集中在25—45岁之间,男女比例在6比4,更偏性年轻化。”张林说道。
“烩面”新选手要想在郑州立足并不容易。从一开始,张老炝就走差异化路线,选择炝锅烩面这一细分品类,结合方城烩面的优势和特点做创新,在竞争激烈的领域,寻得一席之地。
张林介绍,炝锅烩面的精髓在于“炝”,油温一定要控制在200度以上。“‘肉炒焦、葱炒黄,一爆一炝加高汤’,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炝锅秘诀,也非常考验师傅的功力。只有火候油温和时间都把握得刚刚好,炝锅独有的焦香味才能充分释放出来。”
日前,首届河南服务业新供给项目培育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社会征集服务创新机会清单,包括创新项目、应用场景和创业融资、市场渠道等培育资源。活动旨在通过公开征集、匹配撮合、集中展示、跟踪服务等方式,引聚相关创新资源到服务业领域,助力更多有创新基因和商业潜力的项目落地推广。
作为河南餐饮业的一颗新星,张老炝也加入到此次服务创新机会清单中,以寻得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支持。
河南新餐饮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此次征集服务创新机会清单,聚焦新零售服务、新餐饮服务、新文娱服务、新社会服务四大领域。
什么是新餐饮?河南需要什么样的餐饮创新?
张林认为,首先是要向新零售延伸。此前,张老炝结合消费需求,推出了预包装产品,除了线下,还在京东、天猫、淘宝等线上同步销售,目前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下一步将在抖音平台大力推进。
其次,要建设自身的供应链优势。以张老炝为例,在新乡原阳,张老炝建立了中央厨房为河南市场的门店做支撑,智能化设备和流水线作业,并同意配送到门店,保证菜品品质的标准化和稳定性。
再次,要选择最优的产品结构。作为一个烩面馆,张老炝的菜品并不多——烩面、卤肉、小菜、饮品4大类,小店模式聚集河南特色。门店基本都在写字楼和住宅附近,对于上班族“很友好”。并且,张老炝门店容易复制,通过训练厨师能够做到标准化。
最后,是新品牌、新形象。张林认为,河南的餐饮要创新,打造IP是必修课,IP形象的塑造能够强化记忆和传播。
一直以来,河南烩面没有出现全国性连锁品牌。行业人士认为,河南烩面“面长腿短”,河南烩面从业人士比较擅长做酒楼等大店,模式比较重,而小店多以夫妻店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容易走出去。
2021年,方城烩面制作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张林入选第五批河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河南烩面未来一定能够走得出去。”张林说道,“张老炝扛过了3年疫情,没有关店、没有裁员降薪、没有涨价,接下来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也希望首届河南服务业新供给项目培育活动,能给张老炝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