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之六:
郑煤机不断深化改革 坚持自主创新 努力迈向世界一流

时间:2020-05-18 16:02 来源:体改处

  推荐词: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郑煤机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郑煤机的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工作,要求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郑煤机坚守初心使命,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活下来”“活起来”“强起来”,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转型和自主创新、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道路。

  


郑煤机不断深化改革 坚持自主创新

努力迈向世界一流

省政府国资委


  2019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郑煤机的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工作,要求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郑煤机坚守初心使命,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道路。

  一、改革主要做法

  (一)以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强化激励增活力

  郑煤机始建于1958年。本世纪初,始于内外环境的倒逼,郑煤机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从用人制度改革切入,坚持市场化导向激励,逐步探索出以经理层全部市场化选聘、中层全员竞聘上岗、职工全员市场化流动“三个100%”为核心的充满活力的机制模式。

  一是实行干部“四制”,中层干部100%全员竞聘。2002年分别推行竞聘制:从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入手,重新确定中层干部职数,实行全员竞聘,每两年一届,届满全部下岗;岗薪制:以年度为单位,依据经营业绩和个人岗位贡献确定薪酬,一岗一薪,易岗易薪。任期制:任期一届两年,到期必须下岗重新竞聘;同一人在同一岗位最多三届,届满后不得再竞聘本岗位。末位淘汰制:年度考核结果末位和连续两年倒数第二名的,自然退出。

  二是打破固定用工,职工100%市场化流动。郑煤机改变过去单一的固定用工模式,采用合同制、劳务派遣制、专业顾问制等多种用工形式,针对不同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形成了内部人才市场化流动机制。根据市场容量和产能状况,在煤机行业最低谷的2015年、2016年,郑煤机分别主动减员18.7%和18.6%。

  三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经理层100%市场化选聘。2014年郑煤机被省国资委确定为首批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单位。2015年初,郑煤机将经理层全部职位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全部实现职业经理人改革。同时,先后制定完善了激励考核、责任追究、退出赔偿等配套机制,形成了“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有效模式。目前郑煤机经理层具备跨国公司高管经历和同行业背景,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团队。

  四是强激励硬约束,大胆改革薪酬激励制度。员工层面,郑煤机提出倾向“三个一线”的概念:在技术一线,实施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在销售一线,实施“提成工资制”,即零起薪,按照合同订货额和回款总额比例提成;在生产一线,实施计件工资制、单元工作量日薪制。这种市场化激励的导向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企业不但在困难时期留住了关键核心人才,而且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回流和加盟,为后续发展积攒了“火种”。高管层面,建立完善了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激励及退出机制。2019年7月,郑煤机先行先试,对核心骨干人才实施中长期激励,给予股票期权、超利润激励,将核心人才与企业发展绑定,为打造“百年老店”提供坚实支撑。

  (二)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变革体制添动力

  郑煤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改制为基础,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最终实现整体上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是持续推进产权改革,实现从工厂制到公众公司的转变。2002年,郑煤机先从一个全民所有制工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06年10月,探索以职工增量集资入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制为国有控股51%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2月,实施股份制改造,成为国有控股51%、12家社会投资机构和26名自然人股东持股49%的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改制上市的关键一步。2010年、2012年,分别在上海、香港成功上市。目前,郑煤机已经形成了国有相对控股30.08%、境内外社会公众股、企业核心骨干持股等混合多元的股权结构,促进了治理结构完善,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

  二是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探索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省政府国资委以郑煤机为依托组建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2016年6月,将公司经营方针、年度投资计划等9项出资人职责授权给机械装备投资集团。在此基础上,机械装备投资集团将企业经营方针、部分对外投资项目等9项职权授权给郑煤机董事会,授权体制改革为郑煤机开辟了自主决策、大胆探索的空间,为其随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国际并购打下了体制基础。

  (三)以结构改革为主攻方向,自主创新强实力

  郑煤机把自主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持续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高端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国际化,坚定地朝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一是以创新驱动高端化。几十年来,郑煤机以振兴民族煤矿装备制造业为己任,从一开始的引进、模仿、消化,到后来的研发、创新、超越,从“中国第一架”到“世界第一高”,始终离不开创新。目前,郑煤机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起了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为平台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郑煤机,科技人才地位最高、荣誉感最强,创新已成为企业成长的内在基因和鲜明导向。

  二是以市场引领多元化。在液压支架已经做到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40%的情况下,行业的天花板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郑煤机坚持“离开行业不离开专业”,发挥深耕装备制造业优势,经过多方比选,跨入市场容量更大、前景更为广阔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实现了“煤机+汽车零部件”双主业驱动。同时,主动推动煤机板块转型升级,一方面着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投资建设液压支架关键零部件智能生产线,推进生产智能化;一方面着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加快向“制造+服务”转型,已成为煤矿综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是以产业转型走向国际化。郑煤机通过并购亚新科、德国博世汽车电机,收获了全球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奠定了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础。同时,郑煤机加快研发煤矿综采无人工作面技术,实现了综采智能化、生产可视化、综合自动化,逐步占领国际高端市场。目前,郑煤机已由单一煤机企业发展成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集团,境内、境外营业收入各占一半,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已达62%。

  (四)以党建为根本保障,“强根固魂”保定力

  郑煤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及上级各级党委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把党建工作“融入”和“内嵌”到改革发展中,结合生产实践总结、细化出一套郑煤机党建发展体系,即郑煤机党建“一、二、三、四”工作法。“一个目标”—发展;“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打造“三大工程”—“阳光工程”、“清风工程”、“温暖工程”;推进“四同建设”—同一单元、同一领导、同一目标、同一考核体系,为郑煤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主要改革成效

  一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郑煤机由国有工厂逐步发展为现代化的跨国上市公司,由单一煤机转变为双主业驱动,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2014年到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由61.24亿元发展到257.21亿元,净利润由1.93亿元发展到11.40亿元。

  二是以员工为中心,不断激发企业活力。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改革,构建了较为合理的人员结构,激活了干部员工的创造力和执行力,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三是国有资本大幅保值增值。国有股权对应净资产从2000年的负值,2006年改制前(国有独资)的4100万元,到2019年12月底的36亿元,国有资本实现大幅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