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选对路就有出路 ——走进河南平台经济(下)

时间:2024-06-05 09:13 来源:河南日报

  站在平台经济发展关键时刻,回望来路,看清去路,意义重大。

  从电商领域最早崛起的阿里巴巴、京东,到后来居上的拼多多,以及深挖细分领域需求成长起来的美团、滴滴、货拉拉,借力短视频风口的抖音、快手……

  这一长串符号,证明了互联网时代,在科技支撑赋能下,平台企业颠覆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速度。

  “平台经济发展到现在,绝非模式业态和市场格局一成不变。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不断在创新中洗牌、不断在发展中产生新商机。”这句话,精准概括了平台经济的未来潜力。

  平台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在转型发展新阶段,河南平台经济如何发挥竞争优势,异军突起?

  为什么必须是“头部”?

  平台经济两大效应,是“规模”和“头部”。

  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动向报告显示,在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份额中,天猫凭借46.0%的份额保持领先,京东以27.2%位居第二,拼多多以26.8%位居第三。而在直播电商市场,抖音电商排名第一,占领了近50%的市场份额。

  头部企业在平台经济中占据主导和绝对优势,在区域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提出,要把支持头部企业放在首要位置,把进一步做大做强头部平台企业作为战略优先。

  头部企业因何重要?

  从市场逻辑看,头部平台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产品优势、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能够有效抵御竞争对手的挑战和冲击。

  从发展成效看,头部平台企业是“总部”型平台,能把更多的数据流、资金流、税收流引到河南。

  从动能转换看,头部平台企业是重要创新策源地。2020年至2022年,我国市值排名前十的平台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5000亿元,年均增速达15%,授权专利总量超5万件,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

  支持头部企业,河南要“内培外引”——

  做大做强现有头部平台企业。在河南,UU跑腿、哈哈出行、高途教育等一批头部平台企业已经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平台。要引导支持平台企业更加注重核心技术创新,加强新算法、新模型开发,不断夯实平台技术底座。要支持头部平台企业加快扩大省内外城市和乡村市场,提升市场份额,保持竞争优势。

  加大头部企业外引力度。积极争取国内外头部平台企业在豫设立地区性总部、区域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瞄准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平台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特别是大的企业集成商布局河南。

  为什么要选取产业互联网这个细分赛道?

  平台经济的发展重心,正在迭代创变。

  2023年7月,上海市出台的一个文件,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这个名为《上海市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文件提出,力争到2025年,上海产业互联网平台交易额突破3.3万亿元;引育1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中30个以上的头部平台、10家以上的新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与之相应的,是包括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内的专家,不断发声提醒的一个平台经济发展趋势:消费互联网的天花板到了,转向产业互联网才有前途。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提供信息撮合、交易贸易、数字化供应链、物流仓储、专业服务的创新型经济业态。

  它以“虚”促“实”,推动实体经济生产要素从地理空间集聚转向虚拟网络集聚,可以带动和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蜜雪冰城、锅圈食汇、中钢网、大易科技、致欧科技等企业,既是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头部平台企业,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类平台,对制造业带动力强,“引流”作用显著,是平台经济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作为我省平台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立足我省实际来看,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河南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培育垂直产业细分龙头。河南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制造业基础,要打造聚焦重点产业的平台服务和创新产品,实现“数实”深度融合。生鲜食材供应链平台莲菜网能在河南成长,得益于农业大省、食品大省和消费大省构筑的大生态;郑州数链科技依托我省优势产业,精准服务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交易;家居电商平台致欧科技的发展表明,河南若加大对跨境电商生态企业培育,能长出一批优秀出海平台企业。

  鼓励头部企业转型平台化。中信重工、牧原集团等产业转型升级实践,表明平台化可以重构、重塑传统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河南要聚焦“7+28+N”产业链群构建,鼓励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开放自身的供应链、渠道等资源,构建“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融通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

  发展平台经济,百花齐放才是春。重视产业互联网平台,更要注重平台经济多样化生态。河南,要把发展大宗商品网上交易平台作为培育电商新势力的重要一环,把培育大型电商企业作为发展平台经济的重要举措,把培育快递物流新业态作为优化平台经济产业链的必要环节,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平台经济新生态。

  为什么河南更需要强有力的“有形之手”?

  发展平台经济需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互配合,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平台经济发展,他指出,“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在发展壮大平台经济上,河南动作不断,保持战略定力不断线。2022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3月25日,河南省平台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5月15日,多家平台企业和相关机构联合宣布成立河南省平台经济联合体。

  平台经济最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人才和投入,这也是眼下我省打造平台经济竞争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的优先项。

  发展平台经济需要极致的创新者,他们应当是陈规的打破者,一群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人。

  解决“人”的问题——

  分层次、有计划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开展研讨培训,加快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重视、全力推动平台经济的共创共育氛围。

  对省内重点平台企业、重点制造和服务业企业负责人分类、分层开展平台经济培训,加强创新引导,厚植平台理念,提高平台化转型自主力、推动力。

  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引进和培育各类复合型、管理型、技能型人才,为平台经济发展引入不竭驱动力。

  缓解“钱”的难题——

  加快创新平台经济投资基金和政府性风险投资基金的监管机制。要建立省级平台经济发展投资基金,同时比照市场化风投基金运营机制,尽快创新政府性风险投资监管和考核机制,让政府性风投基金真正回归市场。

  加快完善平台企业信贷融资机制。建议组织省内国有大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建立平台企业信贷联合体机制,创新信贷产品和风控机制,一企一案,为有需求的平台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

  多元资金支持。优先把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对头部平台企业出台普惠性奖补政策,对其新模型、新算法开发投入按一定比例给予奖补;对头部平台企业优先给予算力支持。

  做好“软”的支撑——

  平台经济作为“草根经济”的代表,对软环境依赖性强,既可以给点阳光就灿烂,也可能大树下面不长草。

  营造审慎、宽容的监管环境。对平台经济的监管法规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既要防止放任不管,也要避免过度监管,力求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完善税收征管和征税服务机制。建议有关部门针对部分平台企业运行中遇到的涉税问题,逐户排查,一企一策,在不违反税收法规前提下,灵活处理相关平台企业的具体征管问题。

  解决社保新问题。平台企业与跑男、骑手等是合作关系,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与职工的隶属关系,社会保障如何完善是一个新问题。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我们相信,坚持市场主导,营造一流生态,做大总量、做强头部、做出特色、做优环境,完全可以把我省打造成为要素聚合力、产业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强劲的平台经济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