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动态 > 市县

长垣经开区:起重产业规模373亿元,目标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丨河南开发区改革启示录④

时间:2024-07-25 20:45 来源:工业处、顶端新闻


  连续多年综合排名位居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前列,在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垣经开区创造了产业经济的“佳话”。

  拥有“四上”企业343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长垣经开区入选2022年、2023年全国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百强,并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星级)。

  长垣经开区的产业核心是什么?产业发展为何取得如此成效?记者带你详解长垣经开区的产业布局。

  三大产业“撑起一片天”

  起重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及医用卫生材料、铝基新材料是长垣经开区的三大主导产业。



  近些年,长垣经开区的起重装备产业优势巩固扩大。目前,起重产业规模达373亿元,拥有规模以上整机生产企业116家、配套生产企业1042家(规上企业25家),年产起重整机30万台、零部件170万台(套),门桥式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是全国产业集聚度最高、链条最完善的起重装备制造基地。



  医疗器械产业方面,长垣经开区大力实施“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产业提升提质”专项行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

  开发区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25家,经营企业6912家,辖区企业共拥有各类注册证6279个,产品涵盖70大类700多个品种,产品在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覆盖率超70%,是国内医疗器械及医用卫材的重要生产集散地。

  铝基新材料产业方面,长垣经开区探索“政府引导+创业投资+产业落地+生态建设”模式,依托远洋科技铝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领创超硬材料生产基地,高起点谋划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科技新材料产业园,积极引进上下游产业项目,打造完善的新材料产业链,实现换道领跑。

  2023年,长垣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2%。

  出口总额15.75亿元,开放水平持续增长

  开放交流,是长垣经开区的发展“秘钥”。长垣经开区积极探索实施招商新模式,畅通“国际+国内”产业双循环。

  通过瞄准我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以及欧洲等产业关联度高的发达地区,长垣经开区精心绘制产业链路图谱等“四张图谱”,用好产业基金招商、委托招商、股权投资招商等新模式。


 

 近三年,长垣经开区引进落地科尼集团轻量化起重机及配套件生产基地、大章医疗Ⅲ类骨科耗材、红谷环能科技示范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400余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年均增长达到7%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长垣经开区还建成运营中国出口起重机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保税仓库、长垣国际会展中心等开放平台,成功举办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9届、中国·长垣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17届,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会连续三届签约金额均超20亿元。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长垣经开区出口总额达到15.75亿元。现有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合作营销网点已达120余个,卫华集团与66个国家签订检测互认协议,产品出口范围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品牌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长垣经开区对标优秀案例,建设国家创新型示范区,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省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160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2家、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和小巨人企业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

  同时,该区累计授权专利达到19809件(有效发明专利累计824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3.5%,居河南省开发区第1位,成功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数字赋能,是长垣经开区持续推进的工作之一。

  据了解,长垣经开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8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项、省智能工厂(车间)16家等数字领域优异成绩,长垣智能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起重装备产业集群试点示范”。长垣经开区还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河南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试点单位。

  人才,是创新产业的第一生产力。

  长垣经开区针对本土企业一线需求,培养一批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中原大工匠”。截至目前,共培育引进院士5名、博士40余名、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8000余名。建立长垣籍在外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在库人数1061人。

  记者获悉,下一步,长垣经开区将以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打造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为目标,力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同层次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