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5年专题专栏 >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④丨
南阳市推行“社保信用贷”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强化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权益保护、“以评促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激发。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缺少抵押物,风险相对又高,银行的筛选模型难以通过,且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精准评估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而企业社保缴费信息丰富且真实可靠,能够及时反映出企业实际工资的发放水平,对银行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南阳市以企业社保参保缴费数据为核心,创新推出社保信用贷,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与参保率低难题。
一、主要做法
(一)精准建模,社保数据架起银企信用桥梁
南阳市社保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南阳分行突破传统信贷模式,构建“社保信用评价+金融授信”双模型,使社保数据从“沉睡的档案”转变为“流动的血液”,将企业社保参保缴费数据作为核心信用评价指标,建立“参保年限—缴费金额—员工规模”三维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结合征信、环保、纳税、收入等信息,对企业进行精准信用画像,打破信用信息壁垒,架起银企之间的信用桥梁,为企业获得银行的融资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资金的精准投放和高效利用。
(二)数字赋能,线上平台搭建融资快速通道
一是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南阳市社会保险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南阳分行共同打造“数据多跑路、企业零抵押”的线上快贷通道,依托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经营快贷平台,开发线上申领模块,通过线上加线下数据综合分析,实现手机银行授信额度发放,保留纯线上资金随借随还功能,极大地缩短了企业获得贷款的时间成本和使用效率。在社保数据的基础上,企业只需线下提交其他辅助材料,银行客户经理综合审核,最快能够实现3天内放款。二是充分确保社保数据安全和银行信贷安全。南阳市社会保险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南阳分行签订了《“社保信用贷”数据保密协议》,规范社保数据的使用范围、明确保密义务;建立了社保异常数据预警共享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企业社保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为“社保信用贷”稳健运行提供保障。
(三)良性循环,信用评价提振企业参保热情
南阳市社保中心与工商银行南阳分行协商,将“社保信用贷”的贷款额度、利率优惠与企业参保人数、缴费年限相关联,续贷条件与企业社保费缴纳情况进行绑定,推动企业的社保信用与金融信贷支持直接挂钩,同时与中国工商银行南阳分行建立社保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对社保违规的企业暂停贷款资格,激励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主动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持续为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二、工作成效
自今年4月推出以来,共为全市41家参保企业发放贷款共计9580万元,全市新增参保企业7811家,同比增长2.2%。南阳市社保中心“社保信用贷”案例被《中国社会保障》杂志作为地方亮点在全国推广,相关工作经验被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在全省社保系统推广。
三、经验启示
南阳市“社保信用贷”的成功实践,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深化社保数据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一要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打通信用壁垒。将沉睡的公共信用数据深度融入金融服务体系,突破传统抵押依赖,为企业构建精准可信的“信用画像”,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二要注重科技赋能与风险防控并重。依托线上平台实现高效便捷融资的同时,必须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保密机制和风险预警处置体系,确保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三要构建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机制。将金融信贷支持与企业社保信用表现、参保行为直接挂钩,形成“信用优则融资易,参保多则优惠多”的正向激励,既服务了企业融资发展,又促进了社保制度的扩面提质,实现惠企利民与夯实社保根基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