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5年专题专栏 >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⑨丨
郑州市优化“电等企业”服务策略 助力企业快接电 早送电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强化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权益保护、“以评促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激发。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创新优化“电等企业”服务策略,推行“E智算辅助工具”“带临电方案出让土地”、“带正式方案办理工程建设许可”,通过数智赋能方案编制、前置方案答复环节实现“电源先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投资无忧,让企业充分感知用电报装服务的便捷高效。
一、数智赋能方案编制,提升方案科学性
创新应用业扩报装容量精算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通过对客户报装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精准测算客户报装容量,融合接入系统电压等级方案比选工具应用,高效、科学出具供电方案。一是“精”容量。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创新研究开发负荷测算模型,通过收集郑州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历史用电数据,开展数据预处理,分析得出不同类别和不同地区的负荷密度区间值、同时率区间值等有关信息,结合客户行业分类、用地规划、用电类别等关键数据,精准测算客户报装容量,支撑高压新装容量选择。推行以来,报装容量精算值更加接近实际用电负荷,以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报装为例,报装申请容量20万千伏安,使用负荷测算模型后,测算报装容量为8.5万千伏安,接近最终报装容量8万千伏安。二是“准”电压。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创新推出高压报装接入系统电压等级方案比选模型,对报装容量在1-20万千伏安之间的用户,进行接入系统电压等级方案比选,辅助客户科学选择电压等级,实现供电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客户办用电成本节约的“双赢”。通过模型测算,国网郑州供电公司有52户推荐选择110千伏电压等级,这些用户多为铁路供电段、煤矿、铝业、地铁牵引站等重要客户,与实际供电情况相符,科学选择供电电压可以减少10千伏专线占用率,提高电网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是“省”成本。两部制电价实施以来,选择“容量”计费方式或者“需量”计费方式,对不同用电客户的用电成本有差异化影响。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创新推出两部制电价计费方式比选模型,通过数字化工具科学预测用电负载率,支撑选择经济合理的计费方式。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对2025年1-5月的98户申请变更计费方式的客户进行分析,其中90户符合模型测算结果。
二、前置方案答复,增强客户办电效率
一是调整时序,加快变电站建设。提前获取客户用电需求,根据客户用电时间,及时调整变电站建设时序,加快变电站主变及10千伏供电间隔扩建。根据郑州市负荷调研,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优化调整变电站建设计划,优先推进少室变、金达变、香樟变2#等项目投运,加快金沙变、县衙变等项目前期工作,将樱桃沟变、韩寺变等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其中,110千伏仰望变的如期投运,实现郑州比亚迪项目模具工厂、电池工厂、零部件工厂项目最快时间用电,再次刷新忠诚担当的“国网速度”,用实际行动彰显“电力人”的使命和光荣。二是主动服务,超前开展配套工程建设。坚持超前谋划、超前介入、超前服务,根据客户用电计划,提前开展路径规划、项目核准和工程实施,厘清工程项目各环节职责,紧盯供电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做细做实日常专业监督,做到项目“环环有人负责、事事有人推进”。郑州比亚迪项目(新港新能源产业园)为省市重点项目,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仅用11天时间取得港区规划局关于比亚迪项目11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线路走径意见,仅用25天时间取得港区经发局关于比亚迪110千伏电池变接网工程等5项工程核准批复,为比亚迪项目立项及实施提供必要条件。三是构建“带临电方案出让土地”延伸服务模式。强化政企协同,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办电场景应用,通过郑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获取客户工程项目土地出让计划等信息,提前与客户对接,收集客户用电需求信息,参与客户工程项目立项阶段辅导,第一时间出具临时供电方案,实现在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提前提供延伸供电服务。四是构建“带正式用电方案办理工程建设许可”延伸服务模式。密切跟踪客户项目进度,在客户办理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根据项目用电负荷性质、需求容量和周边电网情况等信息,出具正式供电方案,保障客户实时用电需求。
通过优化“电等企业”服务策略,实现客户电力接入“拿地即开工”“入驻即用电”,客户跑趟次数压减50%、办理时长压减75%,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电力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