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5年专题专栏 >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⑭丨
郑州住房公积金贷款“一证办” 数据赋能“减证便民”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强化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权益保护、“以评促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激发。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郑州市自2025年5月27日起,群众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只需携带身份证,公积金中心通过数据共享查验相关信息或电子材料进行审批,进一步推进“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便民利民。
一、重塑贷款业务流程,显著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一把手”到办事大厅开展业务办理全流程体验,加强业务整体设计,重塑贷款业务新流程。办理公积金贷款只需三步:一是申请人(含本人、配偶或房屋共有权人)出具身份证,填写《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信息采集表》;二是公积金中心根据申请人授权,查询核验贷款申请信息,确认贷款方案,录入贷款信息;三是申请人签订公积金贷款相关手续。
二、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实现“一证办”
聚焦群众业务办理需求,郑州公积金中心重新设计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信息采集表》,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公积金中心与市行政审批、公安、民政、人社、房管、不动产、税务、卫健、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通过公安部门数据,核验借款人身份及户籍信息;借助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数据,审核婚姻状况;利用人社部门共享社保数据,评估借款人家庭收入;结合房管和不动产部门房产及抵押信息,优化贷款审批流程;通过税务部门数据,获取购房首付款数据核查资金真实性;联动卫健部门数据,获取出生医学证明认定多子女家庭;运用人民银行征信信息,校验借款人资格并核算贷款额度等。申请人只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即可完成贷款办理,不再需要提供纸质材料。商品房贷款纸质材料由原来8项、二手房贷款纸质材料由原来10项,均减为“一张身份证”可办,纸质材料减少近90%,切实为缴存职工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构建高效协同的政务服务体系。
三、“四电”赋能提质效,风险防控再升级
郑州公积金中心依托业务系统版本升级,推行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四电”应用,包括优化电子材料模块,建立电子证照库、集成电子签章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一步推进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例如:在电子证照方面,通过与公安、民政、不动产等多部门构建数据对接机制,实现相关证照信息的实时互通与调用;在电子印章与电子签名推广方面,引入权威认证系统,将其深度应用于公积金贷款合同签署等业务场景,贷款申请人经扫码识别、短信验证码等身份验证,即可完成合同签署。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同步升级风险防控措施,通过数据共享、智能核验、风险预警联动等手段,实现购房合同、征信报告等贷款审核要件由数字化审批代替人工审批,确保公民信息“可用不可见”,操作流程可追溯,保障业务安全规范运行。
2023年以来,郑州公积金中心累计推出40项政策服务,推动政策创新和充分释放。2024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00.07亿元,突破建制以来历史最高值(2021年市级151.65亿元),个贷使用率达到98.58%。2025年1-6月,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0.09亿元,同比增长48.54%。个贷使用率8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