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⑯丨
济源示范区:破解“身后事”提取难题
构建公积金遗产继承“直通快享”新机制

时间:2025-07-15 09:37 来源:营商环境处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强化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权益保护、“以评促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激发。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住房公积金在职工已故等不具备缴存条件时,缴存账户余额完全归职工个人所有,纳入遗产继承范畴。其继承面临认定难、手续繁、风险高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多继承人诉求不一、证明材料要求高、财产分割复杂、流程环节多耗时长、存在冒领风险和家庭纠纷等问题,阻碍了职工身后权益的实现。为此,济源示范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司法局,聚焦职工“急难愁盼”,在全省率先推出承诺办理、拓展路径、创新模式、减免费用、事后抽查五项举措,旨在破除继承提取中的认定、流程与风控难题,构建“一站式办理、全周期服务”新机制,实现公积金遗产的便捷、高效、安全继承。

  一、切准需求、分类施策,构建分层继承提取机制

  一是推出小额遗产“信用承诺办”。对缴存账户余额3万元以内小额遗产且存在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情形,实行“承诺即办”模式,任一继承人签署《小额遗产提取承诺书》即可办理,同步建立资金分配责任追溯机制,将信用价值转化为政务服务能力。2025年4月底推出以来,即办理35笔业务,涉及资金41.57万元,平均办理时限从改革前的15天压缩至当场办结,降幅达93%,“多部门跑”优化为“只进一门”,实现“承诺即办、即时到账”,使不少职工免于因高成本和手续繁琐放弃继承。二是实施大额遗产“渠道多元办”。对缴存账户余额3万元以上的大额遗产或继承关系复杂情形,借助司法局、法院等部门的信用背书,提供公证或法院途径指定代办继承人、已故职工原单位代办、继承人共同办理三种办理渠道,适配职工多元化、多场景继承需求。

  二、简化手续、减免费用,创新公证服务办理模式

  一是简化小额继承公证办理手续。对缴存账户余额5万元以内小额继承且继承关系清晰的,实施“容缺受理”,任一继承人凭基础材料即可代办,免除全员到场要求。二是推出大额继承公证三证联办。存在转继承、代位继承或遗产5万元以上的特殊案例,创新实行“继承公证+委托公证+声明公证”三证联办,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核”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解决遗产继承指代一人办理和有继承人放弃继承的难题。三是减免部分配套服务费用。免费出具《住房公积金余额查询函》,减免法律文书起草费和部分声明公证费用,专设服务窗口提供“午间不间断、周末预约办”服务。构建了“公证+提取”的“一件事一次办”业务链。2025年4月底推出以来,联办31笔业务,合计金额207.11万元,有效解决了复杂继承关系的认定难问题,抑制了职工冒领和事后反悔行为,也降低了职工综合办理成本,服务体验根本性改善,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验诺后置、闭环监管,建立信用承诺约束机制

  以“事后检查为尺,信用约束为盾”,从建章立制、定期核查、联合惩戒等方面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筑牢风险防控底线。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将虚假承诺、违规办理等行为纳入失信记录,明确失信认定标准、程序和惩戒措施,确保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定期对承诺办理业务开展“双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实现业务办理“承诺有据、风险可控”。对失信行为除了采取追回损失、公开曝光等惩戒措施之外,联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实施跨领域信用约束,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合力。新模式实施以来,兼顾惠民便民和风险防控,实现业务办理“零风险事故”与资金安全“零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