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㉙丨
郑州全力打造“五端”融合智慧办税链
探索构建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新生态

时间:2025-07-22 10:04 来源:营商环境处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强化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权益保护、“以评促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激发。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郑州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推进五端优化3.0创新,聚焦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打造“五端”融合的高效智能办税服务链,不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桌端”智能提速,让办成一件事更简便

  一是创新“智能注销”。梳理4大类37项智能注销数据模型,推出基础事项自动分析、重点线索人工介入的注销服务方式,最快5分钟即可办结所有手续。二是确保“安全注销”。通过智能化扫描核查,对存在较大涉税风险的纳税人,精准推送注销风险,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靶向依据,实现流程标准统一、注销要求统一、风险管理统一。三是探索“自动简易处罚”。针对税务处罚的高关注度,坚持处罚标准透明化、可量化,试点“自动简易处罚”,实现处罚流程网上自动办,通过自动简易处罚3073条。

  “掌端”城市借力,让智慧服务更简单

  一是拓展“掌上办”覆盖范围。依托“郑好办”app平台,扩展“税务一件事”专区可办理事项范围,新增加发票领用、纳税人信用等级查询、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缴费等事项。二是推动区域业务通办。在发票办理类项目上进一步拓展纳税人覆盖范围,打通省局三分局、航空港实验区局纳税人办税屏障,实现大郑州“一体化”掌上业务通办。三是推动“一站式”共治办理。打通税务、社保、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壁垒,大力推进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实现企业信息多部门共享共用,累计减免报送材料9.5万份。

  “云端”集中增智,让税费审批更高效

  一是推动税费事项智能审批。打造市级网上业务集中处理中心,推动高频事项办税缴费提级管理、集中办理,实现部分高频业务全天候全流程线上办、自动审,审批效率提高80%、非接触办税比例达到94.9%。二是推出税费种智能认定。依托大数据集成和信息技术,推出税费种智能认定平台,新办纳税人税费种认定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缩减至4分钟。三是推动数电票智慧办理。建立数电票额度调整业务办理规则模型,确立数电票智能赋额业务5种办理流程、27种办理情形、173种办理结果和2类15项事前预警指标,实现全市数电票业务“统一标准、分类办理、自动运算”。

  “呼端”深化建制,让热线服务更快速

  一是强化需求溯源响应。实时关注纳税人缴费人热难点问题,通过溯源分析,建立政策类、操作类问题反馈机制,累计搜集并反馈基层单位热难点问题一千余条。二是强化需求网格治理。网格化平台转办处理12345工单3855件,群众诉求平均处理反馈时间缩短2-3天,其中涉税举报9357件,同比下降18.31%。三是强化需求联动处理。推动12366热线、网线、窗口“三线贯通”,个性问题一键转呼办税服务厅,直联第三方咨询电话,全市税务系统80%以上的业务实现可视化“问办合一”“问办协同”。

  “窗端”转型升级,让实体服务更扁平

  一是打造税费服务示范点。打造成为全省首家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支撑,集“教、学、办”于一体的智慧税务服务体验厅,构建“1+N+X”服务示范体系。二是搭建征纳互动运营中心。全市共设立县区局运营中心13个,设置专职坐席人员84名,着力构建“精准推送、智能交互、办问协同、全程互动”的征纳互动服务,推动办税缴费体验升级。三是是推行房产交易税费一体化。在房产交易大厅专门开设4个不动产综合业务窗口,抽调部门骨干力量,集中办理“卖旧买新、以旧换新”等涉税业务,实现“卖旧买新、以旧换新”业务一窗审批、一人通办、一次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