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189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赵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能源绿色转型,促进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不断扩大新能源开发规模,着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资源禀赋一般的条件下,多措并举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跃升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53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51.4%,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其中,风电2334万千瓦(全国第8、中部第2),光伏发电4349万千瓦(全国第6、中部第1),生物质发电286万千瓦(全国第6、中部第1),水电563万千瓦。2024年全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158亿千瓦时,历史性突破千亿度,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31.0%。
一、深入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作。2024年5月,我省印发实施了农村类、工业类和增量配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细则,明确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促进清洁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助力企业绿色发展,降低用能成本。针对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24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扩大了实施范围,增加了服务业场景、公共机构场景、交通基础设施场景等7类实施场景。省发改委按月组织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工作,按程序印发实施。目前,已印发九批次共417个项目,总投资472亿元,新能源装机678万千瓦。
二、稳妥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研究起草并报请省政府印发实施《河南省新能源规模化开发行动方案》,以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带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等制造业快速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按照省领导批示要求,加快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相关工作,带动中煤永城两个联营项目、濮阳中广核绿色甲醇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三、持续推动光伏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推动我省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多场景开发应用。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领域,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通过用户侧配储提升自调峰、自平衡、自消纳能力,打造一批分布式光伏就近多场景应用特色工程,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绿电消纳水平。
四、加快推进风电行业有序发展。分类施策推进存量风电建设,对于已开工项目,督促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程和并网速度;对于正在办理开工手续的项目,推动各地协调国土、电网等相关部门加大用地、接网等手续的办理时序;对于确实无法实施的项目,督促项目所在省辖市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为其他项目腾出发展空间。按照《河南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要求,秉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一县一试点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支持各地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建设试点项目。
五、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壮大。鼓励各地结合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加快推动濮阳中广核绿色甲醇项目和固始电氢醇项目落地实施。适度超前在郑汴洛濮氢走廊沿线、燃料电池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及氢源地布局建设一批加氢站,鼓励企业在骨干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建设加氢站,支持利用现有加油(气)站、充电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能源站,目前已累计建成加氢站40余座。
您的提案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立足我省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鼓励资源禀赋较好的省辖市与产业链群优势企业、重点能源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组织实施一批新能源规模化开发项目。二是有序开展煤电升级改造配置新能源申报工作,鼓励全省煤电机组灵活性和节能降耗改造“应改尽改”,为进行升级改造的煤电企业配置新能源规模,促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三是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环境,会同能源监管部门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要求各地不得将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社会公益事业相关投资转嫁给可再生能源投资企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降低非技术成本。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新能源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您继续关注指导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