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推动豫企“出海” 提升国际竞争力

时间:2025-08-18 09:15 来源:河南日报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激烈交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入加速变革期,对外投资合作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新形势下,企业出海呈现由“单点出海”向体系化“抱团出海”、由效率优先到安全韧性并重、由海外布点到本地化深耕转变等新趋势新特点。“十五五”时期,我省聚焦“两高四着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迫切需要更多企业走出去,加快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聚焦优势和潜力行业领域培育一批“海外豫军”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原材料大省,拥有食品、装备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有色、钢铁、建材、耐材等原材料领域也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围绕优势领域鼓励龙头企业打造跨国公司。鼓励起重机械、煤矿机械、农机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强海外销售网络、生产基地布局,培育形成一批跨国企业。支持平煤神马、安阳钢铁、明泰铝业等能源原材料企业,在巩固传统矿产的基础上,围绕紧缺性、战略性矿产资源和优势矿种,加强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攻关和产能建设。依托中原农谷科技创新优势,加强国际育种合作,实施农产品育种、高产示范、规模化种植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设中外农业合作“桥头堡”。发挥我省人力资源和工程建筑优势,推动国际工程优质企业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变,打造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国际一流承包商。另一方面,围绕潜力领域引导企业构建国际供应链。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新趋势,充分利用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推动豫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数字技术等合作。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加快推进再生铜、再生铝等再生金属进口,在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布局设立再生金属原料拆解分选回收网络,拓展国际再生原料来源。创新国际合作方式,支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企业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打造国际化供应链网络。

  加强海外网络布局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

  健全完善企业国际市场经营网络,加强国际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出海企业经营向合规化、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一是选准重点方向和地区。紧抓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纵深推进的机遇,深入开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前瞻性研究,加强对我省经贸合作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和阶段特征的形势研判,梳理欧盟、东盟、非洲、中东、中亚、南美等重点地区的投资方向、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为我省企业有序开展全球布局提供市场机会、政策法规、风险防控等专业指导和集成服务。二是打造国际化运营网络。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合作为纽带,持续加强与欧洲国家的技术创新、能源安全、数字科技、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推动龙头企业在当地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积极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模式推广至东南亚和非洲。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布局建设海外仓、物流基地,推动物流与供应链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支持走出去企业将河南总部打造成全球管理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引导境外利润回归,带回优质项目。三是培育国际化人才团队。设置境外实体化运营机构,建立属地人才培训使用机制,按照所在国需要在当地成立分公司或子公司,通过搭建海外用工服务平台、开展项目用工协作等方式,为企业出海提供属地人才服务。积极运用国际人才平台机构资源,帮助企业引进国际化专业化运营人才。支持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开展研修实训、能力评价、技能交流等活动,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育力度。

  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创新企业出海模式

  积极发展境外产业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等载体平台,注重文化融合、品牌建设,提升中原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企业有序出海、高效出海、安全出海。一是持续推动产品出海。综合考虑我省贸易潜力、产业基础等因素,在巩固我省手机、金属制品、假发等传统优势出口商品基础上,聚焦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氢能和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领域,提升新一代产品出口规模。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引导郑州电子产品、汽配和女裤,漯河食品,许昌假发,商丘人造钻石、葡萄酒、纺织服装,周口玩具鞋帽,安阳针织服装,南阳中医药,焦作汽配、四大怀药,鹤壁电子产品,三门峡林果等特色优势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出口,形成外贸发展新引擎。二是扩大技术标准和服务出海。依托龙头企业的供应链核心地位,引导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及重点对外投资目的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园区,通过锤炼技术“硬实力”、提供“物美价廉”优质产品,输出品牌、标准。支持境外经贸合作区与我省开发区通过产能合作、产业联动、资源共享等方式,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推动我省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跨境电商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三是以文化融合促进本地化出海。深入研究当地文化宗教、民俗传统、交易习惯等,推动文化差异向优势互补方向发展,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依托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共同举办文化节、扩大双向旅游、友好城市建设等多种方式,提升中原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民心相通。借助互联网、抖音等平台做好国际传播,增进海外市场和消费者对我省企业出海的认识和接受度。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协同出海服务生态

  针对企业出海面临的涉外金融服务、法律援助、语言文化差异、纠纷维权等问题,出台引导“豫企出海”的政策措施,加强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为企业更好出海保驾护航。一是搭建豫企出海联盟和平台。依托中国河南国际集团等企业多年深耕海外的优势,组建由大中小企业、专业服务团队、海外侨团、金融机构等组成的豫企出海联盟,汇聚行业领袖和创业先锋,搭建出海服务资源池,打造开放共享与资源交换平台,服务豫企“抱团出海”。由省商务、发改、外办、国资委等部门联合搭建省级海外综合服务平台,各省辖市设立豫企出海服务站,统一提供境外投资备案、海外咨询、法律援助、问题处置等一体化服务。二是健全企业出海金融服务。依托我省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与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外资银行跨境联动,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和风险保障水平。依托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争取开展涉外金融服务试点,复制推广跨境结算便利化、融资多元化、期货市场国际化等金融服务创新成果,实施优质企业外汇结算“秒申请、分钟办”等政策,提高跨境结算效率。鼓励银行针对企业特点积极开发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提高全球经营背景下的外汇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三是完善企业出海权益保障。完善豫企出海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出海咨询服务、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涉外法律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完善涉外应急服务通道,提升企业海外纠纷应对效率,建立联动协作的信息沟通机制,健全完善海外维权援助体系。健全重大风险监测体系和动态防控机制,加强境外风险预警防控,及时将国家有关风险研判信息发送相关企业,提升风险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