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郑新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35年)》的通知
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郑新一体化发展规划
(2019—2035年)》的通知
郑州市、新乡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郑新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35年)》已经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10月8日
《郑新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35年)》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制约和挑战
第三节 重大意义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发展定位
第三节 阶段目标
第四节 推进策略
第三章 优化郑新一体化空间布局
第一节 构建“两中心三带六区多点”空间格局
第二节 打造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四章 共建大都市区北部综合交通网络
第一节 加强跨黄河桥梁通道建设
第二节 构建立体化轨道交通网
第三节 巩固提升豫北地区铁路、公路枢纽地位
第四节 构建便捷客运交通体系
第五章 构建郑新一体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 强化协作 重点突破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三节 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第四节 发展现代都市时尚产业
第五节 协同发展大健康大文旅产业
第六章 共建中西部创新融合示范高地
第一节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开放共同体
第二节 建设高质量创新载体平台
第三节 营建区域创新开放氛围
第七章 共建大都市区优质生态圈
第一节 推进郑新生态文明支撑工程
第二节 打造郑新绿色发展新方式
第三节 健全郑新生态文明联动机制
第四节 创新郑新环境协同治理模式
第八章 共同打造一体化社会服务体系
第一节 共建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节 共建一体化健康保障体系
第三节 共建国际化教育高地
第四节 共建就业创业试验区
第五节 共建一体化社会信用体系
第六节 共建一体化文化发展机制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前 言
郑州、新乡地处黄河南北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域,开发条件优越,发展要素集中。近年来,随着郑新之间复合型交通走廊建设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联系进一步加强,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为郑新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快推进郑新一体化对于推动郑州大都市区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有序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包括郑州市、新乡市全域,国土面积15695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160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2726亿元,其中郑州市域、新乡市中心城区、新乡县、原阳县、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一体化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基准期为2018年,规划期为2019—203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4市一体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郑新一体化已具备一定基础。特别是2016年12月国家首次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来,郑新一体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郑州北向发展、新乡南扩趋势日渐形成。新乡中心城区、原阳县、平原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郑新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目前,郑新两地空间联系、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生态保护、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等出现融合新局面,推动郑新一体化发展对于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都市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节 发展基础
黄河生态环境全面改善。郑新两市位居黄河南北两岸,自2001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实施调水调沙以来,黄河河水泛滥问题得到解决,主河槽逐年稳定,黄河水文情况和沿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观。黄河由郑新两市间的天然屏障逐渐演变为郑新一体化发展的连接纽带和生态廊道。
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郑新间的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形成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铁路多条跨黄河通道,进入了网络提质、结构优化、衔接强化、运输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科教创新资源丰富。郑新两市高校集聚优势明显,分列河南省内第一、二位,为大都市区科教资源的主要汇聚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市科技创新优势突出,研发强度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产业协作空间广阔。郑新同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两市在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生物新医药、文旅康养等重要领域已经开展了广泛的产业协作,具备进一步协同发展、做强做大的广阔空间。新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科研水平领先,优质农产品有效保障郑州居民的需求,初步形成郑州市的“大厨房”、“后花园”。
重要节点融合特征明显。郑新黄河大桥豫A牌照车免费通行,郑州市民到原阳县、平原示范区购房置业,郑新通勤人口逐年增加,交通设施日趋完善,黄河沿岸和南太行成为郑州市民近郊休闲、旅游度假的重要目的地。获嘉县、原阳县、平原示范区等重要节点成为郑州外溢产业重要承接地。
第二节 制约和挑战
跨河发展交通不便捷。黄河横亘于郑新之间,是郑新一体化发展最主要的地理阻隔。郑新之间现有跨黄河桥梁3座,联系通道不足,缺少市政化快速通道和城际轨道交通联系。与郑汴、郑许相比,郑新之间道路仅以满足交通功能为主,对加强两地产业协同和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支撑作用有限。
相向发展动力不强劲。郑新两市受辐射带动能力偏弱、黄河天然阻隔等因素影响,跨河发展动力不足,客观上造成了郑州与东南部城镇联系强于西北部,郑州、新乡相向发展相对迟缓。
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郑新两市政府间尚未建立顺畅持续的沟通协调机制和协同发展机制,郑新两地总体缺乏协调联动,行政部门间联系松散,规划和战略对接不够,资源、人才、企业、公共服务等尚未实现高效对接。
第三节 重大意义
郑新一体化发展是落实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是新时代加快中部崛起、实现中原更加出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郑新两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推动郑新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释放和提升两市区位、产业、科教等方面优势,形成巨大协同效应和经济势能,发挥郑州作为大都市区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快速提升郑州大都市区整体能级;有利于完善大都市区北部综合交通网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展郑州大都市区北部发展空间,丰富和优化郑州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创造消费新空间,催生消费新模式,培育消费新热点,提升郑州大都市区消费品质,丰富郑州大都市区城市品格和风貌,向时尚型、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提升郑州大都市区中部地区重要对外开放门户的功能作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全省对外开放大会总体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共建高效衔接交通网络,培育创新智慧产业集群,推进郑新两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一体化,打造郑州大都市区、中原城市群极具活力的创新发展区域。
第二节 发展定位
服务“一带一路”、中部地区崛起、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产业体系分工合作,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生态环境同治共保,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网络化、开放式、一体化的郑新发展新格局。
大都市区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枢。发挥新乡市“南融郑州、襟带豫北”的大都市区北部门户区位优势,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优化普通干线路网布局,建成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大都市区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发挥中欧班列作用,实施大口岸、大通关、大物流战略,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北连京津、东达齐鲁的商贸物流中枢。
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借力郑州大都市区作为国家中部重要制造业基地的机遇,利用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优质制造品牌,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实现郑新制造业整体高端化集聚化智能化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部地区创新创业新高地。综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实验平台等各类创新资源,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创新平台,健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携手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创新网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在创新创业方面走在中部前列。
生态宜居的文旅康养休闲区。深度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历史传统文化、人文自然景观与现代城镇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健全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宜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品质,共建沿黄生态、大运河文化、南太行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生态宜居休闲区。
第三节 阶段目标
近期目标。到2025年,郑新一体化发展各类规划全部完成,郑新间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重大联通骨干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郑新两地人员、物流和其他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基本破除,两地公共服务一体化取得关键性突破。
中期目标。到2030年,郑新一体化基本实现,两地空间格局和网络化功能格局形成,新乡对郑州大都市区发展支撑功能充分体现,大都市区北部国际物流、创新创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中心、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郑新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达到较高水平。平原示范区与新乡城区和郑州城区融为一体,成为郑州大都市区时尚特色消费中心和北部创新中心,沿黄生态带、南太行生态旅游区建设基本完成。郑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生态宜居和民生保障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
远期目标。到2035年,郑新一体化全面实现,郑新空间结构、土地、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融为一体,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充分共享,公共服务无差别,人居环境优美舒适。
第四节 推进策略
规划引领。坚持前瞻性、系统性、整体性原则,突出发挥郑新两地优势和特色,统筹两市人口、空间、土地、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各领域,实现郑新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规划合一,实行一张蓝图绘到底。
交通先行。立足大都市区北部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定位,推进实现轨道交通、国省干线、城市快速路等各类交通方式有机衔接,推进跨河市政化快速通道建设,择机开通同城化公交,推进郑新公共交通一体化,为郑新一体化提供根本支撑。
产业协同。推动郑新产业共享强项、互补短板、优化发展,加强两市产业链制造环节与服务环节相互协同,发挥乘数效应、组合效应、规模递增效应;加快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好疏解产业外溢和承接培育工作,加快形成一批服务于大都市区的现代都市型生活服务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现代时尚等新产业,不断创造大都市区现代服务新业态。
功能互补。加快郑新两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一体化,提高郑新两地通勤人次和生活便利化,不断完善和扩大郑新一体化日常生活圈。创新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康养、时尚等产业,全面提升大都市区消费层级;加快南太行、黄河湿地公园、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重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提升大都市区宜居生活品质。
节点突破。做强地域空间节点,推动平原示范区、原阳县、获嘉县、新乡县等郑新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与郑州先行实现深度融合,建设大都市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低商务成本、高生活品质的时尚新城,打通制度性梗阻,适时调整区划,加快去除影响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
统筹推进。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城乡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互促共进发展格局;统筹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黄生态带、大运河文化带、南太行文旅康养带,形成齐头并进发展势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耦合,使生态建设为大都市区增彩;统筹产业、交通、通信、商贸、环保、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公安、市政、标准等各方面工作,形成推进一体化发展合力;统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增强郑新两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第三章 优化郑新一体化空间布局
坚持中心联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全域协同发展,着力构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两中心三带六区多点”郑新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
第一节 构建“两中心三带六区多点”空间格局
“两中心”,即郑州市中心城区和新乡市中心城区。提升两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郑新一体化发展双引擎。其中,郑州市中心城区重点提升带动区域发展的高端服务功能,推动主城区各类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功能完善、提质优化,全面提升郑州航空港国际门户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集约发展的综合新城组团,加快金融、科技、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培育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生活消费功能,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新乡市中心城区加快“东扩、西提、南融、北治”步伐,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进国内发达地区和海外优质创新要素,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中国(河南)自贸区新乡辐射区等政策优势,加快建设新乡区域创新中心,打造“中原科学城”。
“三带”,依托郑新综合交通网络,加快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黄生态带、南太行文旅康养带三条轴带建设,加强两市中心城区资源要素的流通共享,进一步强化两中心吸引、辐射、带动和服务四大功能。其中,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以郑新快速路、老G107、S229为三条主轴,从市中心,途经新乡县、原阳县、平原示范区,向南对接郑州市郑东新区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立足高起点,以创新与服务体系为主导,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电子信息等产业,放大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大健康、时尚文旅等新消费经济,打造郑新一体化发展创新产业走廊,全面提升郑新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中心城区与郑州合作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加快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以高新区、大学城、电波科技城、电池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以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为核心的研发中心。依托平原示范区、新乡县、原阳县等技术转化节点,联合郑州高新区、郑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共同建设物联网、生物医药、农业科技研发基地。沿黄生态带,新乡市以封丘陈桥产业集聚区、原阳产业集聚区、平原示范区、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为战略节点,加强与郑州市空间衔接,形成郑州大都市区生态农业、都市旅游、都市生活服务产业带,实现郑新两市跨黄河南北呼应、有机协同、相向发展。加快推进新乡市中原国家植物园、平原示范区绿色科创小镇、郑州市沿黄生态度假区、郑州市黄河中央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沿黄生态屏障,着力打造郑州大都市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区。推进郑州和新乡跨黄河景点联动,有机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和产业,共同保存、继承和彰显黄河文化,利用两岸大禹治水、曹操疏通白沟、贾鲁治黄及花园口、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黄河展览馆、毛主席视察黄河遗址等与黄河有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基础,建设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景观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共同打造黄河文化传承轴。南太行文旅康养带,充分发挥新乡南太行文旅康养及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独具南太行特色的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体育运动、生态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以辉县市、卫辉市为主打造新乡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建设中原地区知名的山岳观光、文化休闲、健康养生目的地。坚持生态为先,加强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宝泉旅游度假区等提质升级及智慧景区建设,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后花园;坚持文化为基,依托百泉书院、平原省委旧址、望京楼等运河资源,加强保护性利用,焕发大运河文化带时代生机;依托白云寺、潞王陵、比干庙等南太行文化遗存,以及南太行创业精神红色资源,提升新乡南太行文化影响力;依托龙溪温泉疗养基地、百泉药都,塑造新乡南太行康养品牌。推进南太行景区与郑州城区、郑州航空港、新乡城区快速交通系统一体化建设。
“六区”,即重点打造郑新一体化发展六类功能区。包括以获嘉县、新乡县、封丘县的部分区域为主,打造郑新一体化产业承接区,发挥各类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优势,注重供应链垂直整合,推进与郑州产业协同配套,积极承接郑州家具加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建材加工、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产业转移;以平原示范区、原阳县的部分区域为主,打造郑新一体化共同发展区,发挥郑新两地功能互补优势,建设郑州—新乡现代农业科技走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育种。利用农科院基地、河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吸引大都市区重点企业落地发展,继续做大食品加工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新乡市中心城区为主打造郑新一体化创新引领区,发挥新乡独特的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电池电动车等新兴产业生产研发基地,优化提升战略新兴产业,强化对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支撑作用;以大东区为主,打造郑新一体化物流枢纽区,在新乡东部建立适应区域和城际客流高速化、通勤化发展的物流枢纽区,积极承接郑州货运、物流枢纽功能,打造区域铁路、公路枢纽,对接郑州国际物流枢纽,进一步提升新乡在郑州大都市区和中原城市群中的枢纽地位;以辉县市、卫辉市、封丘县的部分区域为主,打造郑新一体化生态涵养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发展前提,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增长边界。加强各类绿地保护和改造升级,形成以沿河沿路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大都市区北部生态体系;以辉县市、卫辉市、原阳县、延津县的部分区域为主,打造郑新一体化健康养老区,依托南太行、黄河湿地等生态资源,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和延津县森林主题城建设为主,以城市中产阶层和活力老人为目标消费群体,大力发展峡谷观光、山地休闲、森林康养、体育健身等健康养老产业,拓展康复理疗、文化体验、休闲养生等服务功能,开发景区森林浴、天然氧吧等适合老年人的健康养老产品,打造候鸟式旅游度假养老养生目的地。
“多点”,主要包括平原示范区、原阳县城、新乡县城、获嘉县亢村及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延津县主题森林城、特色小镇等。着力推动“多点”率先取得突破,实现与郑州在土地、交通等方面率先融合,成为郑新一体化发展新增长点,逐步形成中心城区支撑、重要节点率先突破、多点带动的融合态势。平原示范区实施全面融入郑州战略,突出交通先行,加快与郑州铁路、公路、轨道等交通网络联通。重点培育时尚娱乐、购物体验等业态,吸引大都市区市民定居、购物、休闲、娱乐,鼓励郑新高校毕业生到平原示范区创新创业,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构筑低商务成本、高工作效率、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服务的一流环境,打造郑新产业新高地和大都市区新增长极。原阳县着力发挥区位交通、黄河文化、生态农业三大优势,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发展新空间、经济增长战略新引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样板。做好高速、城际铁路、国道、省道等大交通动脉过境服务工作,加快县域道路衔接对接,谋划实施一批新交通项目,打造原阳内联外通的交通运输网络。依托“中国制造2025”(原阳)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和家具产业园、中央厨房产业园、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园“三区四园”发展平台,积极对接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加强与郑州、新乡南北向合作,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探索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本地生态优势,打造河南省健康养老示范基地、黄河文化生态协同发展示范区。新乡县发挥郑新连接地区位和特色产业优势,加强与平原示范区、原阳县在功能上的套合,推动与平原示范区和原阳县携手打造南连郑州城区、北通新乡城区的一体化无缝连接带。以载体建设为平台,以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积极承接中心城市外溢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等新兴优势产业,强化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融入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宜居宜业、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上的现代化小城市和大都市区新兴增长中心。依托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延津县主题森林城,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务休闲、高端制造业、生态居住、高效农业。结合新乡比干、姜太公、封丘陈桥驿、卫辉古城等旅游文化资源,建设一批特色小镇。
第二节 打造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通过加快推进郑新一体化进程,打造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郑新在产业、生态、文化、交通等多领域加强对接,探索开展深度合作,着力实现金融资源与市场资源深度对接、科研水平与先进产能协同突破、开发经验与管理经验深度共享、服务标准与政策协同深度统一,努力为构建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探索经验和路径。以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主轴,整合郑新两市相关资源,促进融合互动,以产业转移和共建为重点,着力把新乡打造成为郑州市产业拓展首选地和先进生产力延伸区。以南太行文旅康养带、沿黄生态带为主轴,积极发挥新乡的郑州“后花园”优势,以黄河、大运河、南太行生态人文资源为载体,建设郑新生态文化共同体,打造国际文化交往平台。
第四章 共建大都市区北部综合交通网络
坚持交通先行,重点规划建设郑新交通互联互通工程,提升郑新两市间交通连接性、贯通性和便捷性,共同推进郑新之间多层次、多方式跨河通道建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大都市区北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专栏 郑新交通互联互通工程
铁路:建成郑济铁路新乡段,推进郑州至新乡市域铁路、新乡至焦作城际铁路,规划研究新乡至开封城际铁路、郑州—新乡—鹤壁城际铁路、濮阳至潢川铁路新乡段、郑州至新乡至南太行市域铁路西线。
高速公路:建成新晋高速、沿太行高速新乡段、兰考至原阳高速、安罗高速新乡段、濮卫高速新乡段、郑州至新乡高速,规划研究新乡南环高速。
黄河大桥:建成G107官渡黄河大桥、郑济铁路黄河特大桥、安罗高速黄河大桥,建设郑新高速黄河大桥、G230封丘黄河大桥,规划研究新原快速路跨河大桥、延津中牟通道S225跨河大桥。
快速通道:建成G107新乡境改建工程、G107改造、郑新快速路、S229、S231、G230,规划研究龙凤大道、新原快速路、延津中牟S225通道。
第一节 加强跨黄河桥梁通道建设
高效利用黄河桥位资源。依托国家、省铁路网、公路网布局,规划构建多层次复合化跨黄河通道。完善跨黄河通道功能,提高通行效率。统筹规划,实行客货分运,尽快恢复郑州花园口黄河大桥客运通道功能。郑新两地采取政府购买等方式,适时免除郑新黄河大桥两市客运车辆过桥费,提升大桥道路连通效率。尽快将郑州花园口大桥及连接通道改成客运快速专用通道;调整郑新黄河大桥及G107复线通行功能,形成以客运为主货运为辅的快速通道,并逐步过渡为未来的客运快速专用通道;明确在建的G107官渡黄河大桥及G107东移线、刘江黄河大桥及该段京港澳高速公路,为货运为主客运为辅快速通道。
第二节 构建立体化轨道交通网
构建郑新轨道交通网络。依托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网建设,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轨道项目,形成“2高铁、2普铁、2城际、2市域”跨黄河轨道交通体系。
高速铁路方面,重点推进郑济铁路建设,与京广高铁形成两纵高速铁路线,形成郑新半小时经济圈和带动辐射豫西北、豫北、豫东北的发展轴。城际铁路方面,谋划推进新乡至焦作、新乡至开封、郑州至新乡至鹤壁城际铁路建设,构建大都市区城际铁路网,实现与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有效衔接。市域铁路方面,研究规划郑新间市域铁路,实现郑州、新乡与南太行的高效通勤,构建郑新1小时通勤圈,串联新乡中心城区、平原示范区、原阳县和新乡县等重要节点,形成大都市区北部交通主轴。谋划轨道交通与郑州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力争实现郑州与新乡轨道交通无障碍对接。
第三节 巩固提升豫北地区铁路、公路枢纽地位
加强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配合市域内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建设,大力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将新乡打造成中原城市群和郑州大都市区铁路网北部枢纽。推进新乡客运南站、新乡客运西站等公路枢纽站建设,进一步强化集疏转换功能。
推进新乡门户枢纽建设。以提升承接、服务郑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力为重点,加强各类运输方式在门户枢纽内的衔接。研究推进长垣、南太行通用机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短途运输、空中游览、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业态。加快郑济铁路平原新区站及综合枢纽站建设。
第四节 构建便捷客运交通体系
加快客运交通网络建设。构建“四纵四横两联”高速公路网络,依托安罗、京港澳、郑新三条高速连通郑新两市。建设城市高速公路环线,加快新晋高速、郑州至新乡及新乡南环高速规划建设,与现有的京港澳高速、长济高速形成新乡市高速公路环线。依托国省干线公路规划建设普通公路环线。积极发展城际快速直达客运,依托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规划开通新乡至郑州以及周边城市的运营稳定、服务便捷的城际客运线路。
加快郑新客运连接通道建设。加快推进G107新乡境改建工程项目建设,按照市政道路功能要求改造现G107,使之成为新乡与郑州市域间首条市政化快速通道。
推动郑新实现公交互联互通。配套完善道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开通新乡至郑州、新乡至平原示范区、平原示范区至郑州快速公交系统,实现与新乡市二环公交区域联网,打造郑新一体化发展快速客运交通走廊。
提升郑新客运换乘便利性。加强郑新零距离换乘中心建设,提升枢纽节点内部乘运方式转换便捷度,推进新乡零距离换乘系统建设。
第五章 构建郑新一体化产业体系
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坚持政府规划引导、产业协同协作、重点产业突破,加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配合,共同打造大都市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密集区;加强郑州产业疏解转移的精准对接,合作建立省内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加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开放合作,一并布局新兴产业先行发展区;构建层次高端、特色明显、动力强劲的郑新产业体系。
第一节 强化协作 重点突破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发挥产业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密集发展区。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借助新乡电池及材料产业和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资源,以及共同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契机,围绕郑州大都市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新乡市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建设,郑州市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并积极拓展汽车市场增值服务;新乡市重点发展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关键零部件,同时建立郑新两地企业联盟,强化技术创新,加强配套合作,构建具有完整产业链的跨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城市,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新乡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和郑州航空港强劲发展优势,借助郑州装备制造业发展雄厚基础,新乡航空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发展现实,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专项技术攻关,通过两地共同努力,加快发展航空装备制造业,重点引进培育飞机环境控制、液压操纵、燃油系统等航空设备制造,军用民用无人机及配套设备,通用飞机及配套产品等龙头企业。联合建立3D打印、机器人、节能环保制造、智能制造产业联盟,郑州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盾构装备、数控机床等高端引领产业;新乡市重点发展新型节能设备、盾构装备配套、智能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产业;共同发展焊接、切割、喷涂、码垛等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3D打印技术研发及应用。
加强精准对接,加快承接转移,建立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顺应未来城市生活消费趋势,充分发挥新乡与郑州地缘优势,在两地之间谋划建立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主动承接智能家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集聚产业、形成规模、提升效益。智能家居产业。重点发展智慧生活家电及核心零部件、智能组件、智慧安防、智能家具制造等,提升获嘉县(金水)产业新城、原阳家具产业园等园区,逐步拓宽系统集成及下游服务能力。食品加工产业。凭借新乡绿色农产品、特色种养业基础优势,面向郑州大都市区广大消费群体,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都市休闲食品生产、快餐消费品生产、城市餐厅半成品加工等,建设郑新之间“大厨房”。纺织服装业。依托新乡市化纤纺织基地和郑州市纺织服装名城基础,细化上下游产业分工,加强链条企业合作,新乡市重点发展化纤、纺织、整染等上游产业,加强与中纺院技术合作,深入研究绿色纤维迭代产品,增加产品品种,提升产品质量;郑州市重点发展系列品牌设计、生产,推广网络销售,同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中国中部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强化创新发展,深化开放合作,布局新兴产业先行发展区。瞄准下一代产业发展方向,提前谋划布局,发展面向未来的高新高端产业,培育形成支撑郑州大都市区未来发展的动力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专用传感器研发制造,推动高性能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光端机等光通信网络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加快MEMS器件产品开发,超薄专用集成电路研发制造;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卫星应用装备制造业。加强郑新科研院所研发合作,研发制造卫星通信背负站、机载站、舰载站等卫星通信装备,逐步构建新一代卫星通信应用装备制造体系。开展北斗卫星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重点发展北斗车载终端装备、北斗芯片及智能终端设备。形成卫星应用装备制造全国重要一极。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是郑州、新乡共同的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强化郑新两地国家生物医药特色基地功能,深化科技创新,加强合作开放,新乡市深入发展血液制品和疫苗系列产品、新型卫生材料产品,重点发展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郑州市强化生物技术药物、高端化学药及制剂、名优中成药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共同培育发展高端医疗装备和新型医疗器械等高成长性产业,辅以发展人类生命健康产业,构建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协同推进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围绕郑州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和新乡豫北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强化郑新两地公路、铁路、航空物流无缝对接,加快构建与国际国内接轨、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郑州大都市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京广主轴,打造国际物流枢纽。以两地公铁联运为重点,加强郑欧班列、中欧班列(新乡号)、新日韩班列运营辐射能力以及班列相互协作联营。以新乡为纽带,汇聚焦作、安阳、鹤壁以及晋北、冀南、鲁西南货源,协同打造丝绸之路“郑州——新乡中原陆路大枢纽”、海上丝绸之路“郑州——新乡陆港枢纽”;依托郑州新郑机场及新乡军民两用机场(规划),打造丝绸之路“郑州——新乡空中枢纽”。完善两地物流平台和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物流大数据平台互联和信息共享。加快新乡口岸建设和口岸物流发展,强化两地口岸联检联运,提升郑新国际物流枢纽集疏与分拨能力。加快推动S506南延、G107东移、S225北移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完善郑州与新乡之间的物流通道。
提升现代物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水平。以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等为重点,优化区域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构建以郑州市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以新乡市中心城区为副中心、各县(市、区)物流节点为支撑、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的“一主一副、多节点、全覆盖”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业态拓展和创新,加快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大力发展肉类制品、乳制品、速冻食品等食品冷链物流;依托新乡现代农业基地,发展果蔬及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依托生物制药基地发展医药冷链物流,打造区域性中药材、生物医药制品冷链物流基地。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布局建设豫北区域跨境电商、快件分拨中心,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第三方支付、仓储物流配送等为支撑的电商物流产业,构建通达全国的电商物流集疏分拨网络,增强快件集散交换和配送一体化功能,打造豫北区域性快件中转分拨中心。
打造智慧物流协同创新示范区。依托郑州、新乡两地科技、人才、区位综合优势,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交通、仓储和运输资源,协同打造线上线下物流交易平台。鼓励物流园区发展“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等智慧物流模式,发展云仓储、云快递等,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物流运营效率,打造跨境电商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平台。
第三节 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大力发展都市特色农业。利用黄河两岸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面向郑州现代化都市圈的“沿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生态大米、无公害蔬菜、鱼类、花卉、林果等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园艺培训等衍生农业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南太行山林、药食资源,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进一步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
推进特色食品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以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发展山楂、树莓、金银花、封芹、富硒米、强筋小麦等特色功能食品。加快食品加工业创新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打造河南省高端健康食品产业基地。
第四节 发展现代都市时尚产业
加快打造特色时尚服务业。着眼于提升郑州现代化都市圈商业集聚度和消费活力,重点推进新乡市中心城区、平原示范区连接郑州中心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时尚产业带发展,建设郑州大都市区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化消费集聚区,全面提升区域商业魅力。重点发展工业设计、视觉艺术、音乐与表演艺术、文化展演、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广告、艺术设计、数码娱乐、创意生活、动漫、时尚餐馆酒吧等具有现代元素的时尚产业,培育郑州大都市区现代文商休闲空间。依托平原示范区优越区位,规划建设本外地文化相结合、特色明显的主题公园。
培育和营造时尚消费生活空间。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零售新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互联网零售企业,依托平原示范区王府井商业小镇等打造新消费一站式购物中心,加快形成郑州大都市区新消费中心。加强与郑州跨境电商园区和重点企业的合作,提升新乡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影响力,培育足不出户体验全球时尚消费新风尚。
第五节 协同发展大健康大文旅产业
建设大健康产业集群。发挥郑新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及生物制药产业优势,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养生养老、健康旅游等产业发展。引进国内外大型综合性医院、特色医疗机构、先进诊疗设备和高级医疗人才,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医药医疗旅游业。打造郑新生物医药园。依托新乡万华生命科技城、生物与新医药专业园区,进一步巩固新乡血液制品、疫苗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以及干细胞技术的临床研究及重点生物新医药的产业化;以华大基因为依托,重点推进遗传基因筛查、基因组检测和基因库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加大中药资源开发力度。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快中药研制及精深加工产业化步伐,构建种植、交易、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全产业链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培育打造“中原药谷”。
加快大文旅产业发展。郑新两地统一规划和建设沿黄生态带,打造沿黄大型带状生态湿地公园;发展以黄河文化和华夏文化为精髓的文化创意产业带,在黄河沿岸建设博物馆、创意园、研究院、文化中心、剧院、会议中心等文化设施,促进沿黄两岸中原文化复兴。高品质打造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提高南太行文化旅游舒适度、知名度、美誉度。
提升旅游运营管理水平。统筹规划郑新两市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避暑度假、艺术创作、研学考察、民俗体验、山地运动、拓展训练、生态疗养、商务会议等功能设施,打造郑州大都市区休闲旅游生活游憩地。
第六章 共建中西部创新融合示范高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郑新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两地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融合示范高地。
第一节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开放共同体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郑新科技创新走廊。充分发挥郑新产业、科技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郑新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鼓励郑新科研机构参与全国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支持企业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基地。鼓励中西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郑新科技创新活动。
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引导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郑新布局建设。优先向郑新开放国家在河南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培育郑新联合机构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或基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探索郑新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相关举措。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郑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设立郑新产学研创新联盟。
第二节 建设高质量创新载体平台
加快推进郑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前沿学科建设,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设培育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郑新高新区建设为两地区域创新的重要节点,打造产业高端化融合发展基地。
推动郑新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共建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推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新乡分中心及新乡市电子信息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军民融合电池系统产业化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等项目建设,以跨地区军民融合项目建设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
支持国家种业创新中心创建,打造具有原创性的国内一流的黄淮海地区作物育种中心,建设郑新具有特色的农业科技走廊,使新乡成为具有战略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农业科技中心。支持郑新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发展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小麦产业研究院、中国电波科技城等项目建设,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第三节 营建区域创新开放氛围
探索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实施促进郑新工作、居住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互相申请对方科技项目,并按规定使用相关资金。支持郑新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机制,将郑新建设成为具有国家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郑新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技术转让、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技术转移转化先行区。建设一批面向郑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郑州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郑州金融岛、智慧岛、港区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探索知识产权合作保护机制,建立郑新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加强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等方面合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协作机制。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知识产权交易,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有效流通。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业态,促进郑新高端知识产权商业化融合发展。引进培育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机构,高标准建设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第七章 共建大都市区优质生态圈
按照区域生态共建共享、区域环境共保共治原则,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推进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态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实现黄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共同打造大都市区优质宜居生态环境空间。
第一节 推进郑新生态文明支撑工程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南太行生态屏障,实施太行山区水土保持工程,共同推动太行山水土保持功能区建设。
共同打造黄河国家文化生态走廊,建设郑新段黄河湿地公园。充分开发黄河湿地、千亩槐林、万亩桃园等特色生态资源,高品质打造郑州大都市区美丽花园、天然氧吧、休闲康乐场所。加快凤凰山森林公园和凤泉湖引黄调蓄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打造大都市区北部城市副中心、城市会客厅、豫北旅游集散地、休闲度假中心和新乡田园城市文旅综合体。
着力共建郑新快速通道生态廊道、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廊道、黄河水系生态廊道,打造郑新连通水系生态景观带。积极推进滨河(湖)带修复工程,实施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和大型水生态保护工程,恢复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开展卫河、赵定河、共产主义渠等重点河道的综合治理、水系景观工程、连通工程建设。
第二节 打造郑新绿色发展新方式
充分发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带动作用,共建郑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生产、消费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提高区域环境监管能力。探索开放环境服务市场,探索环保投融资新模式,发展绿色金融。
共同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技术进步,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实施能源改造提升工程,推进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共享体系。
深入开展区域清洁生产合作,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循环化改造和清洁化提升。实施绿色交通工程、绿色建筑行动,着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实施全民节能和节水行动,实现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推动形成绿色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第三节 健全郑新生态文明联动机制
建立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共建郑新“低碳发展示范区”,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工程。推动郑新资源环境权益区域交易,统筹推进碳交易、用能权交易、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机制。
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共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等边界线,优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对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以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河生态涵养带、沿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规划为生态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加强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空间保护,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开展“人地钱”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平等交换。
共建平原地区绿色生态网络,对不同组团发展形成良好的绿色隔离效果。共同实施城市交通绿色廊道、水系生态廊道及公共绿地建设提升工程,推动开展邻接地区生态保育合作,共同建立紧凑型绿色空间格局。
第四节 创新郑新环境协同治理模式
建立郑新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机制,联合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利益协调机制,协同推进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齐抓共管大环保格局。
联合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实施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共享区域间大气污染检测数据,实行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联合管控,共同做好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烧、控排各项防控措施。
加强水污染共同治理,实施郑新水资源保护联合行动计划,联动提升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协同开展河流改造提升、污染同治、景观同建,统筹提升污水、污泥处理水平,加快消除区域劣Ⅴ类水质断面。加强水资源分区管理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联动推进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
协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黄泛区沙土化、盐碱化治理,着力做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共同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网络,合作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
建立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合作系统,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开展区域环境联合监管,共同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实现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信息共享。
第八章 共同打造一体化社会服务体系
第一节 共建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郑新两市建立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系统,构建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郑新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建立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互认制度,协助办理有争议或投诉的案件。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逐步统一生育保险政策。协同开展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工作,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第二节 共建一体化健康保障体系
推动郑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交流合作,鼓励发展郑新医疗联合体和郑新医疗中心。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支持开展疑难疾病联合攻关和重大疾病联合会诊,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推动病历跨地区、跨机构互通共享,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认。加强养老服务合作,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投资者在新乡建立各类养老机构,鼓励共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郑新养老服务保障领域对接,推进医养结合,建设一批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第三节 共建国际化教育高地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深化高校合作办学机制,鼓励高校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开展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研究推动高校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施共享,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互相开放。推进义务教育合作,推动学校间牵手帮扶,建立优秀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共同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支持在新乡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持续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合作办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合作,充分发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经贸技师学院等职业技术院校资源优势,强化郑新职业技能教育,共享人才供需信息,共建一批产教融合型培育实训基地和特色职业教育园区。
第四节 共建就业创业试验区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破除阻碍劳动力、人才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研究设立郑新一体化居民创业就业试验区,深化郑新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郑新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第五节 共建一体化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郑新信用联动机制,开展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合作与交流,促进信用建设经验成果及信用市场服务的互通、互认和互用。建立郑新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健全各行业各领域信用记录,并与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对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实现企业登记、产品质量监管等信用信息的共享交换。建立完善统一的企业信用分类标准,实现郑新信用联合惩戒,建立郑新违法失信黑名单公开曝光制度,共建郑新市场主体违法经营提示清单。
第六节 共建一体化文化发展机制
郑新两市要共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推动形成具有华夏文化魅力的国际交往平台。加强大都市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加强各类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建立郑新跨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共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参与宣传教育,推动大都市区“文化遗产日”活动。
共同增强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推进郑新两地一体化规划布局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高品质重大文化设施,加强文化服务功能,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两地文化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通过老旧街区更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历史建筑保护等形式,推进城乡综合环境改造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打造多元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建立一体化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省级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郑新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指导,研究确定一体化发展中需要省级决策的事项;建立郑新两地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一体化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决策落实;共同组织郑新一体化发展论坛,探讨区域协调、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跨区域重大问题,广泛吸引高校及研究机构、企业团体、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共同参与。
建立重点工作合并推进机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协调配合,共同编制国土空间、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规划或方案并推动落实;共同研究制定支持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同步谋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库,形成投产在建一批、新上开工一批、引进后续一批、确定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共同制定一体化发展年度工作方案并推动实施。
建立防范风险合作保障机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重点防控金融风险。强化属地金融风险管理责任,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大财政约束力度,有效抑制不具有还款能力的项目建设;加大督促问责力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
建立营商环境共同营造机制。同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联合推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共享信用信息;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健全人才吸引和人才入驻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并给与同等的特殊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