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有关!2021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出炉
2月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的有关情况,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迎伟表示,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努力解群众之难、救群众之急。2021年省委、省政府继续从全省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拟定了10件重点民生实事,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豫办【2021】1号),明确了10件省重点民生实事的具体内容和责任单位。
我省重点民生实事如何拟定?
李迎伟表示,为更好听民声、汇民智、知民意、解民忧,实现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从去年10月份开始,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财政厅共同开展了2021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征集工作,共分为4个阶段。
一是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邀请社会公众通过电子邮件、信件、扫描二维码等多种渠道表达心声,共征集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建议736条。
二是开展省直部门和市县征集。重点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向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和32个省直相关部门进行征集,共征集市县建议事项232个、省直部门建议事项22个。
三是交叉征求意见。整理汇总各方提出的建议事项,将市县反映强烈的建议事项向省直部门提供、省直部门建议事项向市县提供;同时将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建议事项分别提供省直部门、市县征求意见。
四是研究确定年度方案。在上述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省直有关部门共同对意见相对集中、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事项进行了梳理研究,形成了2021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建议,按程序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通过后,最终确定了今年10件民生实事的工作方案。
征集民生实事遵循哪些原则?
李迎伟介绍,在征集甄选的过程中,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具体把握4个方面:
一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动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的重点民生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各级财政承受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实施。
二是绵延接续,久久为功。坚持民生实事一抓到底,对群众满意度较高、实施效果显著、需要持续推进的事项,继续实施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取得更大成效。
三是聚焦问题,精准施策。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对社会各界反映突出的新问题、新诉求,及时纳入民生实事予以解决,不断提升民生实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是任务明确,责任清晰。坚持每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精准可行,能具体量化,同时责任单位明确,便于督导考核。
2021年我省有哪些重点民生实事要办?
1、开展妇女“两癌”筛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
对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宫颈癌、乳腺癌各完成筛查140万人;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免费产前诊断。
2、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对具有我省户籍或居住证且符合康复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1.9万人,基本实现有需求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3、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对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具备改造条件的城镇住宅小区进行改造,全年完成改造不少于50万户。
4、改善农村出行条件。
坚持“建、管、护、运”并举,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完成约90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2021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5、推动农村电网提档升级。
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完成5000个配电台区升级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5000千米。
6、加强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维护改造。
开展全省窨井设施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进行更换改造,加大窨井设施日常养护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7、扩大5G网络覆盖面。
扩大5G基站新建规模,加快推进5G重点场景应用,2021年年底前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
8、提升移动政务服务能力。
推广应用“豫事办”客户端,2021年年底前实现2000个事项掌上办、随身办,实名注册用户数突破4000万;全面推进“豫事办”分厅建设,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分厅上线事项数量均达到60个以上,逐步实现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各部门移动端应用在“豫事办”汇聚。
9、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5万名,建立稳定有效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资源配置。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完工或交付使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7000套。
10、扩大村(居)法律顾问服务面。
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2021年年底前全省专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比例达到80%,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李迎伟表示,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督导考核,重点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压实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分工机制,推动各项重点民生实事主要责任单位切实履行牵头职能,制定实施具体工作方案,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指导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省直管县(市)建立任务清单,明确具体责任人,加强日常调度,确保每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分解任务。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2021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考核办法》,将总体任务细化为若干量化指标,并分解到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省直管县(市);同时,明确每件实事的具体办理标准,使各市县在工作中有据可依,防止盲目攀比和层层加码。三是强化督导。综合考虑为基层减负、提高工作效率等要求,建立日常通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的督导机制,每季度在省政府网站上通报各项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推广交流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年中由各责任单位进行一次部门评价,年末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中督查,切实推动每件实事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防止前松后紧。通过以上举措,推动重点民生实事有目标、有责任、有部署、有督导、有评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