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年 目标全省第一方阵
3月18日,安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记者在会上获悉,安阳市出台《2021年安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年实施方案》,提出年度目标,即2021年安阳市营商环境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等12项指标保持全省先进行列,力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获得电力、缴纳税费等9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获得用气、办理破产等4项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安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红宾介绍,去年以来,安阳市委、市政府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聚焦企业关切,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向纵深发展,持续提高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营商环境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在健全机制方面,安阳市建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双组长”制,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建立了“季通报”、“特邀监督员”等14项常态化工作推进制度,有力保障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去年以来,安阳市实施了“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开展了关爱企业家“八大员”“千员帮千企”“861”金融暖春、企业上市挂牌“百舸竞帆”等一系列活动,抓好惠企政策落实,着力破解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0年,安阳市共引进各类人才848人,为2019年的223%。在全市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企行动,颁发“安阳市优秀企业家”服务卡,建立政企“零距离”沟通机制,把“问题化解率”和“企业满意率”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去年评选181户企业、共269人为第一批“四上企业”优秀企业家。开展“千员帮千企”活动,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全市共确定帮扶企业865家,按照一人一企的要求,从市直机关和各县(市、区)选调优秀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开展企业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2020年,为企业减免税费共22.23亿元。发挥“银税互动”职能作用累计为企业助力贷款39.79亿元,其中通过线上平台助力企业10.7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位。
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安阳市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攻坚行动,去年对企业开办、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效率和质量等14个核心指标集中攻坚,重点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安阳智慧城市政务服务平台共入驻政务服务事项2185项,网上可办率100%。首批确定“一证通办”事项185项和“一件事”集成办理32项,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以内。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审批时限由100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各类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安阳市建立信用体系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62个涉及单位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月测评、季通报、年评价”制度,努力在营商环境评价、文明城市创建、依法行政考核、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等五个重点领域形成突破。加快信用平台升级改造,定期发布“红黑榜”,积极推进信用数据融合,对诚实守信和违法失信行为留痕建档,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完善涉企监督检查清单制度,开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生产经营和净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僵尸企业破产立案“绿色通道”,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提升破产审判效率。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缩短审理时间。市中级法院创新破产模式的做法,先后在全省法院破产工作会议和第十届破产法等论坛上介绍经验,影响广泛。
下一步,安阳市将围绕营商环境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三是多点发力深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四是全力做好省评价和整改提升工作;五是大力开展重点领域提升行动;六是抓好示范引领和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