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项公开 > 建议提案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845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7-29 00:00 来源:

对省政协十二届次会议

1240845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胡新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新动能,各省竞相布局数字经济。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是健全协调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建立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的河南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是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若干意见、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和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明确我省大数据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产业导向。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印发实施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加快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核心产业实施5G、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搭建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0个省级及以上大数据创新平台和12个大数据双创基地,引进华为、紫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以龙子湖智慧岛为核心区、18个大数据产业园区为主要节点的“1+18”发展格局。是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扎实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省培育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571个、上云企业超过10万家。全面开展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形成UU跑腿等一批平台经济企业,智慧物流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取得突破。稳步实施农业数字化转型,全省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率超过85.8%,建成了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等物联网示范基地。五是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建成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网,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0%制定实施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郑州等8新型智慧城市试点郑州市生态宜居、驻马店市惠民服务被国家评为新型智慧城市典型优秀案例。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鹤壁淇滨区、灵宝市、西峡县、临颍县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六是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大幅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和光纤接入全覆盖,全省累计建设5G基站突破5.2万个,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网络全覆盖。郑州直联点网间互联带宽达到1370G,位居全国直联点第3位。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郑州航空港区数据中心、中国电信郑州数据中心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在用机架达到2.16万架。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抢先开展数据价值化试点,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治理能力,巩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推动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各级各部门力量,形成全省上下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格局。省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战略谋划研究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协调各地市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落实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任务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实际需要,会同有关部门适时研究制定新的针对性政策,在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营造更加公平开放、便利规范的市场环境,引导资源要素向数字经济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统筹省相关资金,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发挥省相关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数字经济。完善数字经济重大项目要素资源保障,对列入国家和省级重大规划及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的重大项目,协调优先保障用地用能指标。

三是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水平推进创新生态载体建设,有效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推动中原科技城、郑开科创走廊加快建设,在省辖市中心城区统筹布局一批市场化运营的智慧岛,打造“1+1+N”的创新生态主导区。鼓励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研发平台、大型企业及其研究机构等在豫设立或共建数字经济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实施省级创新平台倍增工程,支持我省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

四是强化人才资源支撑。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将数字经济人才需求统筹纳入中原英才计划”“招才引智等重大人才工程,重点围绕半导体、软件服务、信息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及细分行业数字化领域,引进一批高端人才。支持企业、园区与高校建立人才输送合作机制鼓励省内高校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支持鲲鹏学院模式在全省推广。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全方位落实人才奖励补贴、薪酬待遇、社会保险、子女入学、住房需求等政策

五是聚焦数字技术赋能。加强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数字农业示范工程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规划建设数字农业产业园、智慧农(牧)场等,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数字种业等高端农业,打造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典范。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在重点行业布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全面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提升物流行业智慧化水平,实施智慧文旅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六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聚焦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明确产业招引细分领域,高水平谋划,大力度招商,按照以市场换产业的思路,合力推进落地一批国内外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本地数字经济领军企业

感谢对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