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批省级战新产业集群系列报道收官 集群培育壮大驰而不息
编者按
产业兴,百业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明确要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10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打造10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1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推动“五链”深度耦合、促进全省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15个产业集群有哪些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发展如何?5月16日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推出迎接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聚焦“十大战略” 探访首批省级战新产业集群系列报道。
5月16日至5月30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推出迎接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聚焦“十大战略” 探访首批省级战新产业集群系列报道。
围绕河南省发展改革委4月份公布的首批1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逐一探访,连续推出15篇专题报道,纵观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布局,透视不同地区产业发展优势。
截至5月30日,#探访河南首批战新产业集群#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1124.5万,在各地引发热烈反响。
探访:弯道超车、换道领跑,首批15个省级战新产业集群上演“群英会”
产业集群是河南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变压器”,稳就业稳增长的“稳定器”,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助推器”。
4月11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等15个产业集群榜上有名。
“十三五”期间,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4%,在盾构、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等领域技术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此次公布首批省级名单,意味着河南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迎来新节点,迈上新赛道。
首批15个产业集群分布在郑州、洛阳、平顶山、鹤壁、新乡等13个市,涉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郑州与南阳两市分布有2个产业集群,其余11个市则各分布1个产业集群。
连日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逐一探访,以《打造装备制造千亿集群,郑州这个区“底气”何在?》《竞速新能源赛道,河南这一新兴产业集群如何弯道超车?》《年均增速25%,新乡为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定下发展目标》等为题,连续推出15篇专题报道,大河财立方财经全媒体平台、大河报纸媒、“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官网及公众号等同步推出,引发全网转载,在各地引发热烈反响。
反响:微博话题阅读量1124.5万,引发各地点赞
截至5月30日,#探访河南首批战新产业集群#微博话题阅读量为1124.5万,5月27日,该话题登上全国要闻榜。不少网友围绕当地发展、围绕产业集群互动留言。
网友“希望吃糖”:从这个趋势上看,会发展越来越好。
网友“党党”:对经开区的先进制造业分析非常全面、到位。
网友“童年”:感觉新兴产业真的是未来的潜力股。
网友“未来之梦”: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前段时间发布,这组报道跟进得非常及时。
“这组报道对河南各地特色产业集群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作用,对于助推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三门峡一政府部门负责人表示,报道对三门峡市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给予了充分展示,并提出了产业集群下一步发展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十分中肯。
“这组产业集群的报道,特别有意义。”河南一大宗商品供应链集团高管表示,报道不仅梳理了河南特色产业集群资源,也充分引发了相关部门及社会层面的关注,引导不同层面的企业去深度思考如何结合自身资源,借力产业集群的规模化、集约化优势,进而赋能自身,融合发展。
郑州市一政府部门相关领域负责人表示,这组报道深入一线,引发了多方关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非常提振发展信心。
布局:15个“省队选手”,谁能率先入围“千亿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4%,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4%,比“十二五”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其中包括郑州信息服务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此次系列报道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产业集群将“千亿级”定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
比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提到,到2025年,该区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力争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提出这一目标的“底气”,在于郑州经开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初步形成了以物流装备、煤矿机械、工程机械和特种机械、电力装备、精密仪器等为主体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其中,郑煤机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机械生产商,中铁装备稳居行业世界第一,海尔则在此建成全国行业内最大规模热水器智能制造基地。
提出建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还有平顶山市和洛阳市,两地的特色产业与郑州有所不同。其中,洛阳市在特种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智能矿山装备等领域构建产业新布局,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500亿元。
此外,周口市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南阳市光电信息产业集群、焦作市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三门峡市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等多地均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实现“千亿级”目标。这些具体目标的背后,是河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整体规划的引领作用。
前不久,《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对未来几年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其中提到,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0%;未来产业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超过15%;形成10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打造10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河南省将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前不久,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下一步,河南省要构建集群梯队建设体系。目前,河南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集群为引领、省级集群为支撑的梯队建设体系,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统筹推进机制,推动各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十四五”时期再增创3至5个国家级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