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透“桃”文章 鼓满群众“钱袋子”
——西华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纪实
编者按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河南省围绕“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引导各地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注重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打造了一批农村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截至2021年,前两批11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涉农产业总产值552.4亿元,带动园区内农业全产业链就业87万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6家,企业产值328.86亿元。
西华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颍河湾风景区
西华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主要分布在国道G344两侧和颍河两岸,涉及黄桥乡裴庄、裴桥、胡家堂、黄桥、前石羊、后石羊、东斧柯、西斧柯等8个行政村,面积2.03万余亩。示范园以特色种植为基础,特色桃文化为核心,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为纽带的产业格局进行创建,以裴庄、裴桥等8个行政村2万多亩土地为空间,以农业休闲观光带、桃文化产业园、优质果蔬种植基地为整体产业布局,引进桃花饼、桃花酿、桃果汁、桃树枝加工、纸箱包装厂、冷链物流等配套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桃”产业。“桃”文章越做越大,“桃”品牌越叫越响,“桃”经济越做越活,“桃”文化越挖越深,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2021年,示范区涉农产业总产值达8.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2亿元;示范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带动群众就业9500余人。
一、加大扶持,持续推进“万亩桃园”提升工程。以品种多样化、种植规模化、服务社会化、果园景区化、两岸一体化、造景匠心化、桃木资源化、经营产业化、管理协调化、群众利益最大化“十化”目标的西华现代农业新品牌——黄桥乡“万亩桃园”规模不断扩大。“万亩桃园”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流转土地5300余亩,发放租地补贴400余万元,发展桃园面积1.6万亩,成为全省唯一规模最大的连片大桃种植基地。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依据中国资源基因库优选种苗,引进蜜桃、油桃、蟠桃等48个优质品种。成熟期由原来的3个月延长至6个月,从入夏到晚秋长达半年时间实现“有桃可摘”。免费发放桃苗31万余株,逐年更新桃树品种,实现桃农收益由每亩4000元向每亩8000至20000元迈进。
黄桥乡“万亩桃园”鸟瞰图
黄桥乡“万亩桃园”美丽景色
二、不遗余力,连续成功举办桃花节盛会。依托“万亩桃园”连续成功举办17届西华县桃花节,推出“桃花跑”马拉松、“桃花缘”相亲大会、“桃之梦”戏曲摄影书法诗词联赛、“桃园情”系列产品网上直播等文旅项目,形成了从种桃、卖桃到赏花、卖景,再到喝桃花酒、住桃家院、看桃缘戏、赏桃艺品、上淘宝网的文旅产业。特别是今年西华县桃花源风景区开放暨第十七届桃花节举办期间,全乡上下党员干部齐上阵,合力攻坚显担当,以10天时间高标准打造桃源广场、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天工开物博物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牛棚咖啡、民俗农家乐、垂钓中心、特色产品展示区等配套设施,拼出“黄桥速度”,创造“黄桥奇迹”。举办桃花节文艺汇演、桃花节书画交流笔会、非遗展演展示、桃花节书画摄影展等十余项活动,使“河南西华桃花源生态风景区开放暨第十七届桃花节”成为历届标准最高、规模最大、历时最长、亮点最多的桃花盛会,吸引4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带动经济收入8000余万元,村民户均增收6000元。
西华县桃花源风景区开放暨第十七届桃花节开幕式现场
黄桥乡“万亩桃园”游人如织
三、强化联姻,积极搭建智慧农业平台。积极与河南经贸学院对接,联合深圳大学、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投资695万元建立智慧农业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为核心技术,设置视频监控主杆30个、数据监测副杆30个和“智慧农业”监测设备510个,实现“万亩桃园”信息全覆盖,实时监测种植环境、土壤墒情、生长数据等信息,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可察、可查、可追溯”,基地农产品种植的数据化、可视化以及智能化;对农作物的种植、加工包装进行全产业链安全溯源,采用区块链技术对产业链每个环节独立加密,实现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流程追溯,提升品牌效应,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西华县合盛种植专业合作社
黄桥乡桃园喜获丰收
四、打造平台,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打造“沙颍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和国家4A级桃花源旅游景区为契机,计划投资9.3亿元,实施以裴庄行政村为核心的黄桥乡乡村振兴项目,实现“万亩桃源”与黄泛区高效农业园区融为一体、协调发展。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实施“万亩桃源”道路拓宽、观赏沟、人行步道、绿化带等工程。计划投资2820万元,实施示范区内黄桥、东斧柯、前石羊、后石羊、裴庄、裴桥以及驻庄、双庙刘等8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争取资金508.7万元,实施裴庄村道路修建、人居环境提升等工程。
裴庄村桃源路提升工程施工现场
裴庄村桃源路提升工程鸟瞰图
五、产业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带一园一基地”产业布局,针对性开展配套招商引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以裴庄村为代表的“万亩桃园”,以后石羊村为代表的“千亩吊瓜”大棚,以孙庄村为代表的“千亩艾草”,以裴庄村、后石羊村、肖横村为代表的“千亩桑葚”等特色产业,为国家级西华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扩容增效。积极筹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训基地,鼓励乡贤回归、人才回归、产业回归,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培养像“桃子哥”和合盛、“西瓜哥”金记伟、“鸭司令”李位霞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优秀创业人才。整合政府公信力、网友互动力、平台传播力,培养“网红”经济,推动农特产“直播带货”,扩大大桃网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确保桃农收益提高35%以上。总投资2.1亿双向八车道的华富大道建成通车;总投资3.1亿元的首创集团(一期)生活垃圾循环利用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总投资8000万的宏旺木业有限公司投产运营;总投资9.8亿元的县第一医院新院区建设全部竣工;总投资5.1亿的周口昆原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的周口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5.5亿的尚善云居康养项目、总投资1.88亿的西悦府建设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培育中垦现代农业、圣力太平洋混凝土、兴华针织、万方生物有限公司、益品椹业、豫龙食品等“引领型”龙头企业,打造集服装加工、肉类加工、板材加工、建材预制、果酒酿造、生物科技、医疗康养、环保发电“四梁八柱”产业生态,推动了乡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