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面面观回顾 | 政企沟通市县行——走进新乡高新区
中原腹地,牧野之乡,新乡以“新”为名,因“新”而兴,这里的高新区更是如此。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氢能产业三足鼎立,华兰生物、拓新药业、氢璞创能等行业龙头成绩亮眼……创新驱动优势尽显,腾飞发展其势已成!“政企沟通市县行”本期走进新乡高新区,看新乡高新区在“优势再造、换道领跑”中如何争做先行者、勇当主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显效
新乡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1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年的发展,这里正在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新动力、最具创新潜力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新乡高新区到底有多少家底儿,一起来看看:
新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玓: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氢能“2+1”的主导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园为载体,聚集了新航集团、科隆集团、新飞制冷、新飞专汽等骨干企业,“神舟”系列飞船和“辽宁舰”等国家的重大科技项目都有来自我们新乡高新区企业的产品。同时依托我们大数据产业园引进了华为、黄河网信、东软等知名企业,为推动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生物医药产业是以华兰生物、华兰疫苗、拓新药业、海滨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引进了华大基因等知名企业,建设了河南省生物医药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平台,实现了从创新研发到定制化生产的生态体系,成功入选了我们河南省首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新乡高新区把氢能产业作为推动全区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引领工程,围绕“制氢装备-储氢装备-加氢装备-氢燃料电堆-氢燃料发动机-氢能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布局。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中氢动力研究院、豫氢动力、豫氢装备、氢璞创能、河南氢枫、新乡骥翀、新飞锋源等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新乡高新区超前谋划,在新赛道上起跑领跑、新领域里抢滩占先,万众瞩目中,一座氢能产业城正在豫北拔地而起。
新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玓:我们高新区将继续围绕氢能产业链,不断延链补链强链。首先我们依托河南省战新新乡氢能产业的专项基金,加大吸引氢能龙头企业落户新乡,做大做强氢能装备产业,积极推进豫氢装备提升竞争优势, 推动河南氢枫产线尽快建成投产,鼓励豫氢装备和河南氢枫尽快形成加氢装备总装能力,助力新乡及周边城市加氢站建设。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河南新飞电器集团以氢燃料电池、冷藏物流车为主导,开展多场景的示范运营,推进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2年,我们高新区又积极参与申报了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氢能产业集聚发展,建立氢能产业的生态体系。
在河南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上,新乡是郑州之外的另一个重点集聚区,而新乡培育出的3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华兰生物、华兰疫苗、拓新药业),都坐落于高新区。生物医药“优等生”扎堆,新乡高新区做对了什么?
新乡高新区创新与经济发展局杜辉:生物医药是高新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我们也在今年成功入选了河南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药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个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产业的发展、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也不断地在完善我们的政策体系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为了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我们专门出台了关于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专项政策来鼓励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建设了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生物医药研创共享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产业研究平台,围绕产业发展来制定我们的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地提升和优化产业发展路径。截止去年年底,我们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企业达到了111家,其中规上企业已经达到了14家,同时我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0.4%,营业收入达到了62.49亿元。另外我们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有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这些研发机构已经达到了36家。
政策引导“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民营经济的活力和质量。近年来新乡高新区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坚持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区内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具体而言,新乡高新区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新乡高新区创新与经济发展局杜辉:我们一直认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途径。我们近年来也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企业积极地申报“专精特新”企业。一方面我们坚持梯度培育。高新区目前形成了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直到制造业的单项冠军这样的一个梯度培育。我们通过对目前所有的工业企业进行排查,还有高新技术企业库来进行这样一个比对,来全方位的来寻找我们的培育对象。我们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各级企业培育库,根据入库企业的不同水平,我们一个企业一个政策来进行辅导,帮助企业挖亮点、提精华,助力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我区入选“专精特新”企业也是再创新高。第二个方面,我们坚持政策引导。新乡高新区积极落实省市出台的各项的支持政策,同时我们也在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助力人才的支撑,来全力保证企业发展壮大。第三个方面,我们坚持典型示范。截至目前,我们全区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已经达到了4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重点支持的“小巨人”1家。在全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我们也是处于这样一个领跑的位置,这些企业和其它企业一起,已经初步形成了高新区民营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我们也通过打造“小巨人”企业,进一步促进企业在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智能转型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我们拓新药业去年也是在深交所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新乡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一个佼佼者,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我们新乡高新区也将继续多措并举引导更多的企业来积极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不断地提升企业对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全区加快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作为新乡市创新高地,新乡高新区牢牢把握“高”、“新”定位,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全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科技创新难、技术研发瓶颈等困扰问题,新乡高新区有自己的方法:
新乡高新区创新与经济发展局侯世鑫:新乡高新区创新工作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一直以来,新乡高新区致力于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创新发展、产业扶持、科技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比如新乡高新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政策。同时我们也积极地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的协同创新发展平台,比如在氢能产业方面我们就布局了河南豫氢工程研究院,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我们搭建了河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在高端装备制造上有过滤分离研究院、河南省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创新中心等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同时我们还积极地推进浙江大学新乡技术转移中心、北航新乡协同创新服务中心等一批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优化提升我们产业的创新发展生态。具体来讲其实这几年我们主要是从4个方面发力:一是引导民营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他们积极地承接各类、各级的科技计划项目,通过这些科技计划项目实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第二就是我们深入研究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制定了从入孵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到最终的创新龙头企业这样一个企业成长的路线图,然后不断地扩大创新主体的规模,我们高新区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2家,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第三个方面,我们主要围绕我们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积极地布局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地提升这些科研机构服务产业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我们引导鼓励各类创新平台晋位升级,通过以升促建的方式提升这些创新平台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的能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引凤来栖”
在引导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为了激发发展动力,切实打通企业发展的堵点,新乡高新区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营商环境。
河南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应用经理李志:我们的总部是位于北京,也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落地到我们河南新乡。因为氢能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前期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的一些帮助,包括我们的厂房的建设、气体、用电……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厂房租赁上我们得到了房租减半这样的一个政策,这对我们企业的创办初期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第二,我们这边是一个用氢的企业,氢气的话大家的认识还不太多,所以在用氢跟储氢方面可能需要政府特别一些关照,这样的话才能方便我们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得到氢气的供应。并且像我们的用电、用水、用气等都是在政府的协调下我们才能够以一个优惠的价格来得到。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谢军民:新乡市政府和高新区政府主动担当作为,服务在前,在支持华兰疫苗上市的过程中,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让我们享受到高效快捷的专家+管家式的服务,真正地体现了企业吹哨、部门报道的服务理念。未来,华兰生物将继续扎根新乡高新区,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为高新区高质量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河南泰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义俊:泰投科创产业园位于郑洛新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片区,这个园区是政府+企业模式,由企业来投资,政府给到各项优惠政策和一些帮扶,比如项目初期给到了产业引导资金,二期我们现在招商的时候,政府也给到入驻企业一些免租金或者税收返还等。这两年企业经济不太好,政府又给了留抵退税,直接退到企业,对我们园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