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动态 > 市县

以项目之“进” 支撑发展之“稳”——
濮阳市狠抓三个一批助推经济发展高质量述

时间:2023-05-10 15:14 来源:濮阳市发展改革委、濮阳日报

  项目是扩投资、稳增长、补短板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转型、调结构、增动能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狠抓“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快速推进、达产达效,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5月8日举行的全省第八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省发展改革委对全省前六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综合评价考核情况进行通报,我市位居全省第四,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为稳定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压茬推进,“三个一批”滚动实施

  在全省范围内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即“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从2021年7月10日起,我省以每个季度一次的频率举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通过抓项目来促进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动能。

  根据全省考核认定情况,我市前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共640个,总投资4675.4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96%,开工项目投产率97%,投产项目达效率100%,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第八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我市新申报纳入125个,总投资96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3.2亿元。其中,“签约一批”项目42个,总投资51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6.3亿元;“开工一批”项目83个,总投资44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6.9亿元。

  这些项目压茬推进、滚动实施、接续发力,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下一步,我市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关于“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在全市持续掀起全员拼抢项目、全力攻坚项目、全心服务项目的新热潮。

  创新方法,招商签约有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行动,聚焦制造业项目精准招商。一季度,全市共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82个,总投资635.9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3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23.7%;实际使用外资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7.1%,增速居全省前列。

  立足产业实际和未来发展方向,精心编制重点招商项目库,着力在“四新两能”等产业领域布局一批牵动性大、撬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重点招商项目。1至3月,全市累计入库谋划项目233个,为促进招商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充足的项目支撑。

  突出“延链、补链、强链”主题,瞄准产业链关键节点,持续深入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全力招引、务求突破,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新高潮。一季度,全市共“走出去”招商251批次、“请进来”招商421批次。

  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利用省级活动、自办活动等平台,做好邀商、考察、洽谈等工作,让更多优质资源、项目汇聚濮阳,吸引优质招商项目落地。3月,我市成功举办2023中国·濮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峰会,获取招商项目线索40余条,现场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192亿元。

  压实责任,多措并举助开工

  签约只是开始,落地才是关键。我市把招商项目的落地建设当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在建项目抓投产、开工项目抓进度、落地项目抓开工、签约项目抓落地”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确定分包领导和责任部门,加快签约项目的落地和转化。

  狠抓督导快开工。春节后第一周,我市组建专项督导组,联合省“万人助万企”活动第九工作组,督导企业项目复工复产情况,多措并举解决外地人员未返岗、生产设备未到货等各类问题,全市688家规上工业企业、144个省市重点续建项目和59个第七期“开工一批”项目,元宵节前全部实现复工复产目标。

  开展调度促推进。每周实施会议交办,将“三个一批”、省市重点、专项债等应开未开、进展缓慢的重大项目,纳入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周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交办,定标准、定流程、定责任、定时限,对周交办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直至办结销号。今年以来,共对36个重大项目和事项进行持续交办,研究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93个重大问题。

  全力以赴优环境。以“极简”为导向,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环节、加大服务力度,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招投标取消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事前备案,将耗时最长的项目类型审批事项由46个工作日压减为27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一般住宅和一般工业项目等高频事项审批时限由35个工作日压缩至14个工作日以内。针对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类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规范水电气暖行业收费标准,用户不再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任何费用。全面实施区域评估,评估报告依托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公开发布,供项目单位免费使用;分阶段实施联合测绘,降低企业测绘费用,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为发展加速。

  高效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精准摸排项目建设需求,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要素。在用地方面,全年计划新增储备土地24537亩,持续健全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服务保障长效机制,一季度全市项目已获批用地26批次,获批面积4027亩。对实行备案管理的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现“事项全承诺、拿地即开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32宗2231亩,为企业节约投资成本2.2亿元。在用能方面,统筹全市能耗指标,保障巴德富新材料、三棵树绿色涂料等20个项目75万吨标准煤用能需求,保障天能集团废旧铅蓄电池、永乐生物燃煤锅炉2个项目4.4万吨用煤需求,助推项目顺利建设。在资金方面,组织金融机构及时进行项目对接,今年以来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114.15亿元,较年初增加16.98亿元,同比增长44.4%。抢抓政策机遇,累计发行专项债券资金283.29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基建资金51.42亿元,争取各类金融工具政策资金16.38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潮涌龙都千帆尽,奋进争先正当时。一个又一个项目陆续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为我市经济稳增长注入了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推动我市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