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带第四次省际联席会议在信阳召开
6月20日,淮河生态经济带第四次省际联席会议在信阳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谋划新一轮省际重点合作事项,推动新发展格局下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山东省副省长范波,湖北省副省长吴海涛,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水利部淮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五省政府副秘书长、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以及29个合作城市(县)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汇报了五省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总体情况。会议审议通过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重点合作事项》。
会议指出,第三次省际联席会议以来,沿淮五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紧扣淮河生态经济带功能定位,紧密协作、同向发力,加强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建了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合作成效更加显著。
会议强调,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和高水平协同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融入对接区域重大战略;要坚持生态优先,强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升水灾害防治能力,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经济带;要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要加快制度性开放步伐,加强省际政务、法治服务合作,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会议审议通过的《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重点合作事项》提出了加强区域联动、促进融合发展,擦亮生态底色、筑牢绿色屏障,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协同创新,提升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扩大开放、推动合作共赢,增强风险意识、深化联防联控等七个方面30项具体任务。
2018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淮五省建立了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前三次省际联席会议分别在江苏淮安、安徽蚌埠、山东临沂召开。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作为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信阳市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第四次省际联席会议进行了精心筹备。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安排部署,把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作为我省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强与沿淮兄弟省份对接合作,以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纽带,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贡献“淮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