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的户外垃圾中,塑料占比超八成”

时间:2023-12-25 13:43 来源:中国环境网

  12月16日,2023年“清洁大会”在京举办。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市的志愿者代表,和来自政府、企业、基金会、非政府组织的专家代表,共同就户外垃圾议题和公众教育展开探讨。主办方捡拾中国(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创始人王子人在会上透露,根据机构不完全统计,在其今年开展的户外垃圾捡拾活动中,塑料垃圾在捡到的户外垃圾中,占比超八成。


“捡到的户外垃圾中,塑料占比超八成”

志愿者在户外捡拾垃圾。


  据悉,捡拾中国自2018年起,推动世界清洁日活动在我国落地,组织开展废弃物捡拾清理活动,捡拾团队的足迹遍布山川、河海滩、城市街区及乡村。过去6年间,共推动国内逾136万人次参与。

  王子人表示,近年来捡到的户外垃圾中,塑料垃圾占比显著增加,今年占比已超八成,其中包括塑料瓶、酸奶瓶、塑料餐盒、渔业浮标、吸管、一次性塑料雨衣等。

  据了解,塑料垃圾在自然界中长期停留,会严重影响土壤、水体健康,威胁野生动植物生存,甚至对人类生存形成挑战。

  王子人认为,对塑料垃圾进行末端分类,并开展大规模的回收再利用固然有效,但更重要的是从前端减量,“我们更希望大家考虑源头怎么去减量、如何替代、如何更好地应用塑料制品。”她解释道,因为户外塑料垃圾的回收有很大的难度,大部分户外垃圾也都被污染了,再利用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家在户外分散清理的清理量并不够大,所以大量的低值塑料会被浪费,“它们分散了以后,回收链条是很长的,如果要处理,投入的成本很高。”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项目经理陈思敏在会上介绍了塑料的“一生”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原料、塑料生产、产品制造、焚烧和回收等。她分享的“减塑行动清单”包括:拒绝一次性塑料消费、重复使用、推动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及促进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