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4年专题专栏 > 聚焦2024年中国品牌日 > 品牌故事
嗨吃家总经理赵正强:建议预制菜生产企业找准品牌定位,
关注供应链成本与效能
预制菜新规发布,预制菜迈入新竞争阶段。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范围进行明确,并对预制菜生产、加工、运输等各环节提出相应要求。
新规之后,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如何快速响应,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3月26日,新一期“立方小茶桌”在失眠企鹅精酿酒馆大卫城店举行。活动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大河财立方共同发起,预制菜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零售企业以及行业专家到场,围绕行业痛点和机遇,展开对话。
现场,嗨吃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嗨吃家)总经理赵正强结合品牌在C端消费市场的探索经验,做相关分享。他介绍,嗨吃家聚焦方便食品,旗下有嗨吃家、筷子说等多个品牌,除了主打品类速食酸辣粉之外,还拥有面皮、土豆粉、花甲粉、关东煮等多个产品系列。
在产品创新上,嗨吃家始终保持高频率。近来天水麻辣烫大火,嗨吃家迅速跟上,新品预计将在4月份与消费者正式见面。“嗨吃家不做预制菜,但关注餐饮信息比较多。”赵正强称,餐饮食品方便化、方便食品休闲化、休闲食品高端化、高端食品养生化是嗨吃家的研发路径。尤其是在餐饮类产品研发上,嗨吃家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加上工业化生产,支撑起了对市场热点的快速响应与研发落地。
从产品研发生产、品牌建设等方面经验谈起,他建议,生产型预制菜企业,首先要关注消费者需求。“找到品牌定位,建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精准认知和信任度;沉淀渠道和产品,加强品类突破,用更健康的产品引领消费。”
其次,在产品研发上,要实现企业方+科研方+行业数据等有效结合,做精准用户画像分析。
“本质是商业的降本和增效。”赵正强表示,生产企业要关注供应链成本与效能,构建线上线下复合型渠道。最后,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行业的引导、指导、督导和管理。“以论坛、峰会等活动提升声量,改善消费认知;增强企业信心,搭建国际学习交流平台,提升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