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委发公文

公开事项名称:关于组织开展首批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号:豫发改高技〔2025〕141号 主办单位: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

索引号:10010-0100-2025-00002 成文日期: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5日 失效时间:

有效性: 有效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组织开展首批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落地,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现组织开展首批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以下简称赋能中心)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方向

面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熟度高、场景示范性强、赋能带动效应显著的垂直行业领域和关键基础领域,开展赋能中心建设。

(一)垂直行业领域。医疗、教育、工业、农业、政务、文化传媒等行业人工智能应用。

(二)关键基础领域。智能语料平台、科学智能和具身智能关键基础底座等支撑性领域。

二、相关要求

请各相关行业部门组织符合申报方向和条件的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参照《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申报指南》《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建设方案编制提纲》(见附件),编制赋能中心建设方案。各行业部门于325日前将拟推荐的赋能中心建设方案(每个行业部门推荐1家)正式行文报送省发展改革委(附建设方案一式三份),电子版发至hngkj@126.com省发展改革委将组织专家赋能中心建设方案进行评估论证择优确定建设名单

  人:盛  

联系方式:0371—69691741

 

附件:1.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申报指南

   2.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建设方案编制提纲(参考)

 

 

2025年3月4日


附件1

 

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申报指南

 

一、总体定位

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以下简称“赋能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原则建设,以打造高价值行业应用场景为牵引,通过整合算力、算法、数据等核心资源,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进技术攻关、场景建设、供需匹配等,建设“人工智能+”行业的供需对接纽带、数据开放枢纽、场景孵化平台、生态培育中心,破解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难、表面化、浅层化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夯实行业应用关键基础底座推动重点行业垂直模型开发和轻量化部署 

(二)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根据应用场景、模型训练需求,探索建立数据开放清单(包括数据内容、类型、规模、来源等)联合行业上下游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推动行业数据高效流通和使用。

(三)开展场景示范应用。挖掘高价值行业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落地,形成包括应用框架设计、算力资源配置行业模型训练及微调数据收集和处理、应用开发和部署、运行监测和管理等在内的解决方案。

(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行业应用共性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工具集、模型库、软硬件适配和测试认证等技术支持,提供数据治理、运营评测等服务,有效支撑用户开展应用

(五)培育产业创新生态。建立行业应用供需收集机制,定期发布供需对接清单。开展学术研讨、技术交流、示范观摩等活动,组织“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比赛,鼓励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开源共享及开源社区发展,挖掘优质项目和人才团队。联合高校等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训。

、申报组织

(一)申报单位。赋能中心原则上由行业部门推荐申报,牵头单位须为在省内注册的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较强技术积累,有能力组织行业上下游企业及关联单位等共同参与,在开展行业应用实践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

(二)运营要求赋能中心应实行实体化运行并具备可持续收入能力,拥有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和相应的算力(可整合第三方)、资金、场所等资源。鼓励广泛吸纳各方创新资源,联合人工智能企业、数据服务商、科研院所、高校开源社区等组建应用创新联盟。

(三)遴选程序。具备条件的牵头单位编制赋能中心建设方案,经行业部门推荐申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专家评估论证,择优确定建设名单,并统一命名为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

保障措施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赋能中心建设运营指导和效果评价。相关部门统筹行业资源,协调开放应用场景,支持赋能中心开展行业示范应用。对符合条件的赋能中心项目给予支持。支持赋能中心申报人工智能相关专项,鼓励相关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对赋能中心创新项目支持力度。

 


附件2

 

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建设方案

编制提纲(参考)

 

一、摘要(2000字以内)

二、建设背景意义

(一)行业应用现状和趋势

(二)存在突出问题

(三)建设必要性

三、现有基础与优势

(一)牵头单位基础与优势

(二)联合单位协同能力

四、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二)建设目标(分一年期目标三年期目标)

五、建设内容与预期成效

(一)建设内容

(二)预期成效

、组织机构与运机制

(一)组织架构

(二)资金筹措与管理

(三)场地与设施

(四)行业资源

(五)可持续运行机制

七、其他说明

八、附件


        相关链接:一图读懂丨首批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申报工作开启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