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委发公文

公开事项名称:关于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方案》的通知

文号:豫民营发展办〔2025〕9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索引号:10010-01-2025-00016 成文日期:2025年04月16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失效时间: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方案》的通知

豫民营发展办〔2025〕9号

关于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有关单位

《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方案》已经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5416


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方案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强化要素资源保障,使民营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活动,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阳光透明、竞争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民间投资环境,为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赋能,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政策清理,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1.开展妨碍公平竞争的制度文件清理。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省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现行法规政策、示范文本、标准规范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存在所有制歧视、行业壁垒、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的文件,依法依规修订废止。建立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常态化评估清理机制,切实维护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交易全过程公开。推行招标投标领域相关管理办法、示范文本、交易流程、信用评价标准等法规政策文件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公开,公布意见征集渠道,接受交易参与主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招标投标过程公开,开展招标计划发布和招标文件公示,扩大评标结果公开范围,加大合同变更、履约信息公开力度,推进交易阳光透明运行。(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服务效能,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1.严格规范交易收费。开展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运维企业收费情况集中评估,清理一批违规收取交易服务费、场地使用费、交易工具使用费等行为。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入本平台的工具软件收费对象、收费方式、收费标准进行统一公示,公布乱收费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降低投标保证金费用。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引入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提供保函保险服务,禁止为交易参与主体指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第三方保函服务平台。积极推广企业信用承诺代替投标保证金。(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全面实现移动数字证书(CA)互认。全力推进我省招标投标领域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工作,推动交易系统对接3个以上数字证书应用程序(APP)和30个以上移动数字证书及印章,实现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在任一地方购买一套数字证书,即可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参与招标投标活动。(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评标机制,保障企业平等参与

1.推进全省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开展。全面落实《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农业工程建设项目按照规模标准实行远程异地评标。上线运行全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推动省市县三级评标专家、交易场所、交易系统等资源跨区域联动,实现跨区域、跨层级专家资源共享,减少人为因素对评标活动的干扰(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推进评定分离改革。印发《河南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管理办法(试行)》,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优化中标人确定程序,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赢取市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探索开展分散式评标和暗标评审。(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协同监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1.规范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印发《河南省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将招标代理行为作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重点内容,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畅通投诉举报通道。行政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畅通投诉渠道,依法处理招标投标违法行为投诉,投诉处理结果反馈当事人的同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省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服务平台功能,强化智慧监管,及时预警、发现和查证异常行为。(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部门协同监督机制。推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纪检监察衔接,完善线索移交机制,加大对围标串标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行业保护,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对影响恶劣的案件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并通报曝光。(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要素保障,优化企业服务效能

1.强化资金要素保障。依托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时将有融资需求的项目推送至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共享。整合省级融资信用服务类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对接开发创业贷”“特色产业贷等融资信用服务产品。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省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河南金融监管局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用地要素保障。用好重大项目建设白名单、中央层面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等用地政策。开展闲置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着力推进连片的、区域性的低效工业区块整治,整治回收后的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优先保障中小企业需求,助力民营企业解决土地等要素保障难题。(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能源要素保障。支持开展用能权交易。拓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逐步放开配电领域民间投资和市场准入,支持建设适应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配电网、智能微电网。落实能耗弹性管控政策,企业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数据要素保障。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数据资源登记规则,一体化推进各类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建立健全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提升民营企业用数便利度。聚焦卫生健康、现代农业、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打造企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上下游民营企业共享数据资源。支持龙头企业、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企业开设企业数据服务专区,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对民营企业使用省内公共算力服务,以算力券形式予以相应资金奖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人才要素保障。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完善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标准。支持民营企业举办或联办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完善贯穿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培育大国工匠和金蓝领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一批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及技工教育联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相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招标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分管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对照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结合本单位职能细化落实举措。同时,加强常态化沟通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攻坚行动取得实效,全力为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