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5年专题专栏 >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㉘丨
许昌:“许证闹钟” 托起企业群众“微幸福”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强化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权益保护、“以评促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激发。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许昌市创新推行“1+1+N”工作模式,通过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打造许昌市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平台——“许证闹钟”,做到市直相关执法单位全覆盖,实现“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这种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省政府及省司法厅官网、河南法治报等媒体平台刊发报道。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现场会在许昌召开,省司法厅在总结“许证闹钟”试点经验基础上,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
一、建立一个机制,服务企群凝新力。一是深入实地调研,排查业务实打实。实地调研发现,某类行政许可事项17000余份证照,约5200户需办理延期续证,占该系统商户存量的1/3,经营主体因证照过期失效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比较严重。二是便民利企纾困,超前提醒心贴心。针对部分经营主体因疏忽大意造成证照过期失效,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现象,印发《关于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要求,从制度层面搭建起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的“四梁八柱”,用“小切口”改革创新贴心服务广大企业群众。三是拓展服务领域,按时办结百分百。全市35家行政执法单位共梳理出行政许可类证照到期前提醒服务事项69项,涵盖市场监管、卫生、交通运输、烟草等多个领域,纳入证照信息6万余条,2025年以来,已发送3万余条短信提醒,证照到期前成功续证率达100%。
二、搭建一个平台,数字赋能激动力。一是数智技术作支撑。紧跟数字化政务服务时代潮流,搭建起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平台——“许证闹钟”,汇总各单位报送的行政许可类证照到期提醒工作事项,形成证件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涵盖证件名称、持证单位、期满日期、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二是精准提醒为引领。平台对证照到期状态自动巡检识别,在证照法定有效期满前30天、7天,通过手机短信、支付宝小程序等方式,精准发出提醒通知,指导帮助企业群众及时换发证照。坚持“不漏一企一人”原则,在证照期满前3天,平台自动检测未续证对象,由各相关单位安排专人及时进行上门或者电话“一对一”提醒,实现工作闭环。三是数据安全有保障。强化隐私保护,对行政相对人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全部加密处理,确保信息安全。服务过程更加规范化、智能化,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贴心、暖心的政务服务。
三、纳入N家单位,全面覆盖聚合力。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按照“谁制发、谁核实”的原则,指导各单位结合证照办理时效要求、难易程度和受众范围等关键要素对行政许可证照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并公开本单位证照到期前提醒事项目录。依托该目录汇总即将到期的证照信息,向提醒平台报送《证照到期提醒事项工作台账》。二是强化服务效率。结合本单位证照办理实际情况,形成每类证照的个性化提醒信息,包括该项证照到期具体日期、线上线下办理渠道、所需材料、联系电话等,真正实现企业群众更换证照“最多跑一次”的目标。三是强化动态管理。督促各单位按季度全面排查新增提醒事项,及时更新和完善平台信息,实现经营主体全覆盖、全周期精准服务,确保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常态化、长效化运行。
下一步,许昌市将以升级“许证闹钟”为切入点,构建“数据共享+智能核验+自动办理”服务体系,进一步探索建立“无感续证”工作机制。通过大数据自动抓取证照到期信息,企业仅需在线确认信息并承诺,即可实现“零跑动、零填报”续证。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预计9月首批事项运行,后续将按成熟一批纳入一批原则,全面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被动申请”到“主动服务”的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