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5年专题专栏 >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㊳丨
许昌打造“共享电源”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强化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企业权益保护、“以评促改”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激发。近期,省发展改革委将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有关地市、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请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国网许昌供电公司立足“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许昌赋能”,以“压时长、降成本、减环节、提便利”为目标,积极探索研究“共享电源,扫码用电”,更好服务夜市经济、乡村集市庙会、农业排灌、粮食烘干、电动车充电等临短时用电需求,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电力”满意度、幸福感。
一是聚焦民生问题探索“共享电源”开发应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战略部署,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电力”满意度、幸福感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地摊经济”发展,集市、庙会等流动性场所用电需求大幅增长,公共场所电源稀缺带来的“私搭乱接”现象和转供电行为,不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也提高了客户用电成本。农业排灌、粮食烘干、粉碎、电动车充电、临时建房、乡村大舞台等临时性、短时性用电需求负载率低、周期性明显,供电公司业扩配套投资既重复又浪费,造成投入产出比不高。国网许昌供电公司积极服务民生热点问题,坚持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建设,探索研究“扫码用电”技术,凝聚省、市、县电力公司、设备厂家等多方产、学、研力量,因地制宜开展“共享电源”装置及其系统功能开发与应用,实现更加高效便民的电力环境。
二是丰富应用场景提供“即扫即用”便捷服务。通过设置“共享电源”公共用户档案,实现扫码用电全业务线上管控;建立安全防护策略,实时检测现场电流,电压等数据,发现过压、过流等情况立即启动预警策略并执行断电,保证客户用电安全。客户无需下载安装软件,使用微信App扫描二维码,即可开启智能用电控制开关,体验“扫码用电”服务,用电结束后自动断电,电费余额即时退回原账户,为客户提供“即扫即用、精准计量、仅收电费、即时退费”的便捷用电服务。“共享电源”适用于“商业街”、“农排灌溉”、“乡村集市”等多种场景,更好满足夜市经济、临时摆摊经营、文化演出集会、绿色出行等临短时用电需求。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六零”极速办电渠道。“共享电源”打破“客户-电源-负荷”一对一固有供电模式,解决临时用电公共场所周围缺少公用电源点的难题,为短时流动性客户开辟“六零”(0申请、0上门、0手续、0环节、0投资、0审批)极速办电新渠道。通过设立公共用户档案,最大程度简化办电手续,无需申请报装立户,破除最后一道用电门槛;通过在地摊集市附近设立“共享电源”装置,用电客户无需额外投资接线引电,最大程度降低用电成本,供电公司直接计量收费,源头规避转供电加价行为;“过压、过流、过温及短路防护”等8大安全用电“智能+自动”断电功能,解决私拉乱扯安全隐患大、火灾事故频发等难点问题,源头上消除潜在安全风险隐患。
国网许昌供电公司不断拓展“共享电源”应用场景,目前已在商业街、农排灌溉、乡村集市等场景布置共享电源46处,自投入运用以来累计服务用电客户5.59万户次,用电量13.19万千瓦时。从历史电量来看,共享电源用电量和用电次数呈稳步增加趋势,受到用电客户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