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睢县:一双鞋“跑”出一条富民强县产业链
生机勃勃的睢县开发区。
2023首届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睢县鞋业博览会现场。
企业现代化生产线。
一个“产业金名片”能有多豪气?
睢县制鞋——年产3.5亿双运动鞋,托起5万多个就业岗位。
盘点河南开发区的“十四五”发展成果,睢县制鞋产业是亮点之一。
日前,河南日报开发区研究课题组走进睢县,感受这一产业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在睢县开发区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智能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坐落于豫东平原上的睢县,正以制鞋产业为引擎,书写着从传统农区向“中国鞋都”蜕变的产业故事。
在中乔(河南)体育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10台机械臂正高速运转,裁断、刷胶、配楦等工序已基本摆脱对人工的依赖。
“这是联想深慧视公司研发的第三代智能生产线,一小时可生产200双鞋,仅需10余名工人协助。相比传统生产线,人工节省50%,运营管理费用降低20%,企业净利润提高15%。”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正是睢县制鞋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2011年突破传统思维、瞄准空白制鞋产业开始,睢县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制鞋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
产业集聚,从“零”到“林”的跨越
睢县制鞋产业的发展堪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典范。睢县制鞋产业从零起步,截至目前已落地制鞋及鞋材配套企业618家,年产能高达3.5亿双,年产值近200亿元,配套能力达90%以上。
全国每10双运动鞋中就有3双产自睢县。睢县已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制鞋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睢县制鞋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离不开精准的产业链培育策略。该县创新实施“一链两长四图谱六清单”工作机制。
“一链”即制鞋产业链,“两长”即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理事长,“四图谱”包括产业图谱、招商图谱、品牌分布图谱和人才图谱,“六清单”则是重点企业、项目、园区、平台、补短板和事项推进清单。
智能转型,科技赋能“老手艺”
睢县制鞋业不走传统老路,而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2021年,睢县引进深慧视制鞋机器人公司,成立5G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智能研发中心。
深慧视最新研发的SMRobot3250系列成型鞋智能线,可满足不同鞋型、鞋码同线生产,与传统生产线相比,人工节省70%,电能、胶水等耗材使用量减少近40%,良品率超过99%。
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幅降低了成本。“前期智能化改造主要依赖进口设备,一条自动化成型线造价高达1400多万元。我们联想深慧视生产的5G智能化生产线更为先进,而且能够根据各鞋企需求进行定制,安装一条生产线的价格还不到国外智能生产线的一半。”睢县联想深慧视运营总监孙玉恒介绍。
富民增收,一双鞋背后的民生温度
制鞋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5万余人就业,让众多睢县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在中乔体育产业园,工人们不仅能够获得稳定收入,还能享受园区内建设的医务室、超市、运动场等生活配套设施。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不仅提高了居民收入,还缓解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睢县还推动高新区企业与乡村帮扶车间结对发展,主导产业“裂变”出特色制鞋、电子“村级卫星工厂”46个,形成了“县级主导产业支撑、辐射带动乡村产业、延伸村级卫星工厂”的发展格局。
营商环境,“睢县速度”背后的服务理念
睢县制鞋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当地打造的优质营商环境密不可分。睢县推行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法,全面落实一个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单位负责、一套班子推进、一站式办公、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机制。
“睢县速度”不断被刷新:鸿星尔克从建设到投产仅用45天,福盛鞋业只用25天。中乔体育项目负责人邹银芳感慨:“在睢县,公司从签约到入驻、投产,仅用了70天,创造了集团公司自创办以来的新纪录。”
睢县全面推行“13710”工作机制,落实“企业服务日”和“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从基础设施建设、证件办理到招工等全方位服务。同时,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住宿、子女就学、技能培训等多项政策福利,以及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等全方位保障。
未来展望,从“中原鞋都”向“中国鞋都”阔步迈进
展望“十五五”,睢县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推动制鞋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提质增效。
睢县将精准谋划项目,加快推动温州时尚新城、江北鞋材物流融合云仓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动匹克体育、李宁制鞋产业园、中捷包装项目顺利投产,进一步完善制鞋产业配套体系,延展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持续实施“四梁八柱”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3个以上本土知名运动鞋品牌,努力建成“中国鞋都”。
专家点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赵西三表示,睢县制鞋产业的成功实践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睢县发展实践表明,传统农区完全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产业链链长制”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改造的坚定推进以及“把企业家当亲人”的服务理念,共同构成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范式,制鞋产业已经在睢县深深扎根。
如今漫步睢县开发区,中乔体育、嘉鸿鞋业、鸿星尔克等企业生产场景红火兴旺。
睢县制鞋产业的发展故事印证了找准一条路、横下一条心,传统农区也能长出现代化产业集群;围绕一双鞋、凝聚一群人,睢县正从“中原鞋都”向“中国鞋都”阔步迈进。